因此,上述专家指出,建造坑口电站,实施电力外送,成为当前最经济也最环保的能源输送方式。而特高压为“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减少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电能替代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表示:“21世纪的能源安全将是以电力为主的全方位能源安全,中国应不失时机地引领构建以电力为基础的综合能源安全体系。”而能源资源的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实施电能替代,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的必然选择。
雾霾催生电能替代
从去年冬天至今,困扰我国中东部地区的PM2.5污染并未得到彻底改善,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苦不堪言。
环保部针对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的监测报告显示,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超标天数达45.2%。也就是说,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天不达标。
根据环保部的统计,在北京地区PM2.5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污染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污染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其他地区的数据虽然略有差异,但机动车尾气和直燃煤均是重要污染源。
据专家介绍,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68.5%。煤炭燃烧特别是直接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有害气体成为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用电能替代直燃煤,增加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有效控制排放、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在终端能源消费里,电能占比越高,越有助于节能减排和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提升。统计显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就下降3.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