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在特斯拉电动汽车成功脱颖而出后,美国政府果断修改了电动汽车普及化的目标,开始强调制造高端电动汽车。
即便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仍不乏兴奋点。年初热炒了一把“3D打印”概念后,如今特斯拉电动汽车又掀起了一股新的风潮。这个坐落于硅谷的非典型汽车生产商今年一季度创下了众多新纪录:一是首次实现季度盈利,二是其旗下S型电动车成为全美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三是提前还清了美国能源部的低息贷款,四是声称将进军中国市场。
市场上比特斯拉盈利能力强的成长型公司比比皆是,然而在已被认为“行将就木”的纯电动车产业,特斯拉能取得上述成绩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精明的投资人看在眼里。5月初,公布了上述好消息的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在一个月内涨幅超过250%,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有人更将其称为汽车界的“苹果”。
对于同样对发展纯电动汽车雄心勃勃的中国,“特斯拉旋风”值得深思。一方面,特斯拉公司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关于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很多定式,创立了一条经历验证的商业道路。另一方面,从“特斯拉旋风”也能看出美国政府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长久以来,人们对电动汽车有三个基本“戒律”:一是足以让普通人买得起的价格是电动车成功的关键,这种新奇产品必须通过规模化才能实用化;二是电池和充电设备是电动车发展的“核心技术”,在这两个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突破前,电动车的性能、行驶里程、易用性都不如传统汽车;三是电动车无需在设计上大做文章,基本上就是传统汽车的壳子配上电动汽车的芯,因此,传统汽车生产商在研发电动汽车上更具优势。
特斯拉汽车则截然不同。特斯拉汽车售价高昂,最便宜的一款价格也达到5万美元,这在美国足以买辆奔驰轿车,而最贵的一款则近10万美元。但在这一售价上,特斯拉公司可以制造出功能远超过市面上普通电动车的产品,其动力都能达到传统高档汽车的水平,车辆续航里程最大超过500公里,是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特斯拉汽车90%以上的零部件由本厂生产,在美国组装,但核心的电池却采购自日本松下公司,而且是一款早已面市的可充电锂电池。特斯拉公司此前并无研发汽车的经验,但设计理念极为超前,例如将普通汽车油箱的位置改为储物箱,后备箱改造为儿童座椅,其内部也大量运用了3D打印技术设计原型来节省空间,改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