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我国西部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如何将其大规模输送到中东部地区,成为学术界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想法。
可再生能源如何向外输送
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前,潘垣摊开了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他指着地图对记者说:“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意识到中国的能源资源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他解释说,资源分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同国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中国的具体情况是煤炭、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虽然丰富,但是距离中东部负荷中心的距离都在2000千米以上。而西部地区的电网比较薄弱,若要在西部建设(002302,股吧)像东部一样坚强的电网,需要大量的成本,“所以,我认为,西部的可再生能源不适宜就地并网,而是要把电力送到中东部地区去并网。”潘垣说,“可以很简单地把这个问题一分为二:第一,让可再生能源在西部形成孤网,与当地电网没有关联;第二,电力波动性问题到了受端再解决。”
他认为,将西部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集中起来,传送到中东部地区再并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力流是波动的,要解决整流的问题,中东部地区的经验和电网网架更有条件,所以电力的波动性要在电网的受端,也就是中东部地区解决。
特高压输电是关键
潘垣告诉记者,近期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我国过去一直依靠输煤的能源输送方式,这种输送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他认为,“要治本,就必须大规模发展西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中东部的煤炭化石能源。”
但是由于西部的电网网架过于薄弱,难以支持西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并网,因此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电力外送。潘垣表示,过去我们一直在就地并网的问题上打转转,其实我们只要把思想变一下,远距离送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远距离送电,采取什么方案最为合理?潘垣给出了他的答案必须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