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重点
(一)整车制造
——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发展特种用途电动汽车、短途纯电动汽车;研究探索燃料电池汽车等。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增程式电动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纯电动乘用车不低于150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增程式电动乘用车不低于50公里。
(二)关键零部件制造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重点支持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突出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创新。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关键材料。跟踪研究车用超级电容系统、高可靠性低成本燃料电池与车用储氢或制氢系统,鼓励发展下一代高比能动力电池。探索多元化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重点推进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大功率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等。到2015年,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
——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器。结合整车产品开发,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加快开发混合动力多能源管理系统,推进车载信息系统、车用传感器和执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先进传动技术。重点推进电动汽车专用机电耦合装置、减速器、电驱动桥的产业化,加快开发能有效提升电机及传动系统效率的动力合成装置及控制系统。
——电动化附件。重点推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空调和可用于能量回馈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车用电子仪表、车用传感器等关键产品及其基础元器件。
——轻量化技术与产品。重点推进车用轻量化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开发轻量化底盘结构和轻量化车身结构。
——LNG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LNG储罐、LNG汽化器、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