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着手收购美国电动汽车(EV)企业菲斯克汽车公司。菲斯克是获得美国奥巴马政府“绿色新政”的援助而建立的企业,但如今却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正日趋严重,中国也对环保车表现出强烈兴趣。在中美竞争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中国能否利用美国的技术成为“环保车大国”?
“为了解决大气污染,正在认真考虑收购的问题”,1月下旬,在北京一家酒店的一个房间,中国国有汽车大型企业、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紧紧握住了菲斯克首席执行官(CEO)TonyPosawatz的手。而当时就在室外,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旁边的大楼显得有些朦胧。
徐平日前刚刚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东风总部与TonyPosawatz进行过面谈。针对TonyPosawatz作为公司出售条件而提出的继续在美国进行生产等条件,徐董事长表示接受,同时提高了收购金额。东风相关人士透露,“希望通过连日来的会谈表达东风对收购的热情”。
实际上,发起收购菲斯克的中国企业并非只有东风一家。TonyPosawatz在访问武汉之前,曾访问了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与该公司董事长李书福等人进行了会谈。此外,还接触了北京汽车集团的高管,但有关人士称,吉利最具优势。这是因为该公司不但拥有成功收购瑞典高档车品牌“沃尔沃”的经验,而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民营汽车巨头。
最近围绕网络攻击问题,中国和美国发生了对立。菲斯克在将自己出售给中国企业之际,有可能无法获得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的批准。因此,外资金融机构相关人士指出由于东风和北京汽车向军方提供车辆,因此吉利更为适合。
中国企业频送秋波的菲斯克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呢?该公司由德国BMW等高档跑车的设计者亨里克•菲斯克(HenrikFisker)于2007年创建。作为奥巴马绿色新政的一环,曾从美国能源部获得约2亿美元的贷款额度,并收购了通用汽车(GM)陷入经营危机之际关闭的工厂。
2011年秋季,该公司以约10万美元的售价推出了运动型轿车“卡玛(Karma)”。这款车因著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购买了第1辆车而备受关注,但在之后由于从美国汽车电池风险公司A123系统采购的电池发生故障,该公司进行了召回。此外,由于A123系统公司破产和美国能源部的融资中止,再加上故障相继遭到曝光,这款车在去年秋季停止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