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焦点关注:电缆行业潜规则“横行霸道”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电气中国杂志    2012/4/24 14:54:23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相关新闻:

   电力行业大发展利好电缆:特种电缆生产巨头

   电线电缆有了“话语权” 26家企业实施联盟标准

   电线电缆行业“黑幕”重重 质量监管亟待规范

合格率仅25.9%!这是去年“3•15”,辽宁省工商局公布的辽宁市场上电线电缆抽查结果,产品合格率还不足3成,着实震惊了业界!然而今年“3•15”,青岛曝光2011年度不合格商品,亦有多家电缆企业荣登“黑榜”,其中包括欧米茄、百通、万佳等上榜。

提高电缆质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记得4年前,记者在上海专访上海电缆研究所原所长高庆国,提起电缆质量时他不由分说地摇了摇头:几千家的生产企业,鱼目混杂,监管难度可想而知;3年前,记者在江苏与某知名电缆公司老总了聊天,谈公司,亦谈到市场,席间他满是无奈:在这样的市场下,何时才能将产品质量做好?两年前,记者再次见到这位老总,他坦言形势更严峻;1年前,记者前往福建调研,一电缆公司董秘反问记者:在“灰色竞争”下,你认为电缆市场该何去何从?今年,当记者与业内人士再次聊起电缆行业时,批评言论不绝于耳,鲜有赞许之词。

根据工信部2011年公布的文件显示:在机械工业的细分行业中,电线电缆制造业产值规模占电工电器行业四分之一,是电工电器行业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总的规模、产量以及增长速度已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然而这些耀眼的数字,却无法掩饰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失望之意。

电缆行业潜规则盛行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2011年末,我国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工业企业高达4000多家,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有些企业用废旧电缆加工线芯、采用较差的导体材料、用掺入再生胶的原料生产电缆外皮……这样的产品质量如何才能保证?”在采访中记者经常能听到类似观点。

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然而当“血管”与“神经”出现问题时,不难想象整体运行又将出现何种情况?

“线缆制造行业准入的门槛很低,门外的人总是把线缆制造行业的利润虚拟化,片面地认为线缆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而且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于是蜂拥而入,盲目投资,致使市场完全饱和,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竞争中。因此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大家血拼价格,走低价竞争的路子,结果损失的是整个线缆行业的利益。”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电气中国》记者。

特别是前几年,两大电网公司均在推行低价中标,企业为获取订单不得不“开出”最低价,但为了维持企业运行,不得不对原材料动手脚,有一些企业甚至采用以铝代铜,产品性能大幅降低。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然而当某地发生了火灾,事后查原因,最终的结论多半是违规操作、人为事故等,可是殊不知绝缘性能很差的电缆极易引发火灾,不过那时电缆已被烧成灰烬,自然也无法对此进行判定。”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