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起步猛踩油门,加速行进……4月19日,大兴北汽新能源基地。科技部部长万钢试驾北汽纯电动C70后打开车门,“不错、不错,与两年前相比大有长进。”
当天北汽集团向平谷和密云交付100辆E150纯电动车示范运营,这是继4月13日向公务和私人用户交付500辆纯电动汽车后,北汽第二次大规模的交付。
“北京市远郊区县今天开始有了自己的出租车,而且是最环保、最洁净的出租车,这是一次重要的跨越式的发展。”交车现场,万钢部长格外高兴,主动要求发言。
此前一天的4月18日,经过漫长等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虽然规划全文并未公布,目标已经明确: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颁布第二天,万钢部长亲临北汽新能源基地视察。万钢北汽行传达出一个明确信号:电动车战略方向不变,“十城千辆”电动车示范运营继续扩大。
“十城千辆”战火重燃
杭州电动车自燃事件之后,貌似“沉寂”的“十城千辆”电动车示范运营项目4月19日在北京大兴大有“战火重燃”的势头。
“北汽实际投入运营的电动车超过700台,目前北汽具有年产4万台新能源汽车的产能。”4月19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抛出的数据非常清晰。
不仅仅是北汽乘用车,4月19日同时交付北京市政府示范运营的还有长安和福田的纯电动车。今年以来,在北京新能源汽车联席会的主导下,北京市政府加大了电动车示范运营的范围,示范运营区县由延庆扩到大兴、平谷、密云7大区县,示范运行车辆达到5000台。
战火重燃的前提是认识的再次统一,显然,受到部分业内人士质疑的电动车的战略地位和方向没有动摇,技术路径再次明确“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多年来,业内对新能源的技术路线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从最开始认为企业能够很快推进混合动力,转变为最终的规划没有把这三条路线都列上,只是明确提出来纯电驱动,将纯电动和插电式作为纯电驱动类型,其它的按照节省能源来考虑。”19日,北汽新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林逸告诉记者。
对于规划涉及目标的可行性,部分业内人士依然有担忧。到去年为止,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不到一万台,2015年达到50万的保有量可能很难。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8368辆和8159辆。
“按照目前的形势,今年有可能实现2-3万辆,明年可能达到7万以上。”而按照此前公开的规划的初稿,2015年新能源就要达到百万级的规模,最终的版本打了五折。林逸认为这是一个务实的目标。
从今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点发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一季度的数字表明,销售新能源汽车1020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830辆、混合动力汽车1499辆,代用燃料汽车6873辆。
按这个数量,全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产销量将超过13000辆,这说明产销进程却实在加快,在规划的各项措施落实之后将会加速发展。“北京市针对私人的电动车示范运营下半年就会启动,关键是看北京市推进的力度,看充电设施的建设。”林逸表示。
实际上包括北汽在内的主流企业基本上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按照规划,2015年,北汽新能源整车年产将达到15万辆的规模,关键零部件年产超过33万套,2012年将投放5000辆纯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