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智能电网行胜于言 将我国标准推向全球(3)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2012/3/22 13:29:57  我要投稿  

在大容量输变电设备、储能电池等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等方面,国网目前获得专利1529项。刘振亚表示,“国网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直流的输电核心技术。”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智能电网最大的需求国。”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相关产业也很快会变成该领域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整个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特高压扩建工程,所有设备全部是国内企业生产,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张正陵介绍说。

“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因此走出去了,设备大量出口。”中电联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在智能电网方面进步较快,特高压的建成运行,使得国外同行对中国技术的认可度提高,对走出去很有帮助,“印度电网改造,都购买了中国厂家的不少设备”。

国际巨头的触角,也开始在中国智能电网设备制造领域逐渐深入。

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袖企业ABB(中国),2011年与国电南自设立合资公司,进军智能电网领域;日本驻华公使堂之上武夫,也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公开表示,日本在江西省有智能电网开发机构开展项目,今后希望与日本企业多方合作。

标准抢跑

“发展全球通用的标准,实现互操作性最大化和设备成本降低,非常重要”。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席戴·高登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说。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认为,智能电网零碎分散发展,会失去规模经济,会使一些关键产品市场变得更小,成本变得更高;而且有些国家可借此用本国的技术标准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不仅妨碍贸易,也使创新受到威胁。制定共同规范,使世界各地的智能电网标准协调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但用什么标准统一世界,却是个问题。

欧盟第一个智能电网标准将于2012年底出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也正致力于建立开放的标准。

IEEE正指定超过100多个全球智能电网标准,有的标准是结构性,有的可以满足互操作性,有的适合可再生能源集成,还有致力于汽车工业的应用;《2030年智能电网互操作性导则》已由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并发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智能电网战略小组,开发并维护一系列的智能电网标准。

一场有关标准的竞赛,已经白热化。

2010年9月30日,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就国家智能电网标准化总体工作成立推进组。

《国家智能电网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讨论稿)》中明确提出,此举意在加快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智能电网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推进我国实质性参与智能电网国际标准化活动。

推进组一直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采标,把适合中国的国际标准引进翻译过来,成为中国标准;另外,在合适的情况下,向IEC提出提案,申请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申请的国际标准提案已经有十多项”,“中国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重要方面,就是提出了完善一个技术标准体系,并且在这个标准体系的指导下,编制了大量应用于智能电网工程的标准。”国网科技部主任王益民说。

国网电科院有关专家透露,目前智能电网核心标准依然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包括配电智能化、用电的相关标准都是西方国家制定的。

张义斌认为,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在标准领域的强势由来已久,“他们从标准入手是有优势的”,“希望在国际标准博弈中,国家应出手参与,不能只靠电网企业”。

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国网科技部主任王益民在介绍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英文发言中,用了一句谚语——行胜于言。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