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北方小城充换电站里故事多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1/12/22 9:43:46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电动公交车充电,供电人从19时干到次日5时

北方小城的冬夜,寒风四起,让人不禁连打几个寒战。

27岁的充电员张强来到电动公交车尾部,轻巧地揭开铝合金制的后盖,用充电插头将车载电池与直流充电桩连接好。随后,他掏出充电磁卡启动充电装置,电动公交车开始充电了。

“我们每晚3个人值班,用19个直流充电桩为64辆电动公交车充电。最近临沂又新建了3座充电站,分流出去不少电动公交车。”张强说。“充电任务分三批,从晚上7点一直干到凌晨5点,每隔15分钟要巡视一次设备。”张强的同事赵宏刚补充道,从他嘴里呼出的热气在空中形成一道长长的白雾。

“充电时主要观察总电压、总电流、SOC值(电池的剩余电量)这三个数值。”张强一边记录一边说,“一般情况下,完成充电需要3个小时,当屏幕显示的SOC值达到99%以上时,就表示充电完成。你瞧,现在才刚刚开始。”

看到各项数据一切正常后,两人返回监控室,通过后台监视充电情况。

监控室的两台电脑屏幕上分别显示着充电桩监控系统运行图和充电区的监控录像。“这里显示着每一个充电桩的情况,绿色表示充电状态,红色表示断电状态,所有实时数据都可以监测到。”站长张明指着屏幕说。

突然,屏幕上10号充电桩由绿色变成红色,当值监控员赵鹏程点击充电桩图标,显示剩余电量为65%,电压为50伏,电流为零。不到1分钟,一名运行人员出现在监控画面中.他先检查充电机是否受到外力破坏,观察充电桩的液晶显示屏,随后拔下充电枪,用磁卡在充电机上刷了一下,红色图标马上变成绿色,充电桩恢复正常充电状态。

“可能因为外界信号干扰导致充电中断。”赵鹏程在运行记录上录入情况。

充电人“充电”,一群门外汉发奋苦练功

站长张明51岁了,瘦高的身板挺得笔直,他笑呵呵地说:“包括副站长张月芊在内的16名员工都比我小很多,大部分是80后,还有90后,他们私下里都喊我大叔、大爷。

充换电站前,张明开过计量车、吉普车及绝缘斗臂车,对车辆非常熟悉。他还当过供电部配电部的副经理,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或许正是跟车有缘,他来到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010年6月,焦庄充换电站建成,员工们一碰头,张明发现,大家都对充换电的认识都是“外行”。

“当时压力很大。”张明说,员工少、任务重,一些员工缺乏电力专业知识,对业务不熟悉,刚开始接触直流充电桩时是“大眼瞪小眼,两眼一抹黑”。对此,张明决定从头抓,加大培训力度,进行自我充电。在充换电站投运前几个月,他开展了各类专业培训,主动“走出去”,组织员工到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参观学习,现场“取经”,并将充电桩厂家技术人员和电池维护人员“请进来”,为员工授课。

万事开头难。“尽管刚开始大家都很吃力,但这帮孩子从未懈怠,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张明一刻也不敢放松。他针对充换电站的实际情况,制作了一份学习计划,包括营业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那段时间,全体员工每天都在听技术人员授课,学习研究资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加强业务实践,让员工理顺业务流程,并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考试,查缺补漏,根据实践不断改进。“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以前有一次监控屏出现故障,可能只是一个电阻坏了,我们查不出来,还要找来厂家解决问题。现在别说这点小事,就是专业技术问题我们也能应付自如。”

“这是一个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向乐观开朗的张月芊对员工们充满信心。“监控后台有一个充电表格有些复杂,不易于总结当天充电量。一开始大伙都不敢弄,熟悉操作后,他们修改了很多遍,终于拿出了一个比较顺手的版本,这帮孩子也算专家了!”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