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准军事,充电精兵玩转充换电技术
20时45分,头戴安全帽、脚穿绝缘鞋、浑身上下干净利落的张强与赵宏刚,开始巡视检查充电桩运行情况。
张明从小在部队长大,深受部队氛围影响,他要求员工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树立时间和纪律观念,并在班组中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从理论学习到业务操作,从仪容仪表、内务整理到宿舍卫生环境,充换电站像一个小军营。
在员工宿舍,床铺上叠着整齐的“豆腐块”。年轻的员工们说,军事化管理对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技术的帮助很大。经过一年多的准军事化管理,他们的技术和责任感大大提高。
巡视路上,赵宏刚拿着笔记本,一边走,一边记。“夏天充电时,我们一天要汗湿三件衬衫,绝缘鞋里满是积水。深冬晚上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一晚上下来手脚都没了知觉。”
来到充电站C区,“17号桩SOC显示100%,但总电流是80安,所以不能退出,还有半小时的缓充时间,电流降到零的时候就完全满了。”张强总结道,“这是我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随后,张强和赵宏刚在B区发现,15号充电桩显示电流为零,但他们判定电池实际上还处于充电状态。“上车检查一下你就明白了。”上车后,车载BMS电池管理系统显示:电池容量为87安,还在充电中。
21时30分,夜色正浓,一辆辆电动公交车陆续驶入充换电站,他们又迎来了一个不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