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西电集团累计申请专利685件,专利申请数是前20年总和的7倍多,其中发明164件,特高压专利近60件,年平均增长83%,申请PCT专利1件,实现了国际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软环境:高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没有制度和体系保障的科技创新只能是昙花一现。
对于西电集团,科技创新不是一场短时间就结束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考验定力和耐力的马拉松。要实现可持续创新,必须先营造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十一五”期间,西电集团在推行科技管理模式变革实践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了一个“管理体系健全、投入机制可靠”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创新组织、运行模式、制度保障、基础支撑和文化支持等五大体系。
体系之一:层次清晰的“3+2”创新组织体系。包括高效的决策层、强力的管理层和领先的研发层。在“十一五”期间,西电集团建成了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两层研发体系。2010年,西电集团依托其在各领域的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建设了高压开关、变压器、电力电子等九大产业研发中心,基本形成了两层研发体系构架,为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研发体系奠定了基础。
体系之二:“2+4”的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了“两大模式和四大机制”,两大管控模式包括:重大科技事项的集中管控和集团化运作模式,知识产权“总部管理为主、下属企业管理为辅、两级管理结合、多个部门互动、集团集中对外”的集中管理模式;四大机制包括:基于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科技投入保证机制,基于项目管理、平台化运作和内部市场化机制的项目运作机制,基于多层面、多维度目标考核的考核机制,基于科技、知识产权工作系统全面推进的奖励激励机制。
体系之三:“层类有序”的创新制度体系。包括支撑创新的“三层次、全业务、流程化”的制度体系和系统性的自主创新管理制度40多项。2010年,西电集团制(修)订了《创新能力评价管理办法》、《成果论文发表管理办法》、《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满足了公司上市管理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西电集团加强了内部创新型试点评价工作,组织专家进行内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评审,促进了下属单位在科技管理中不断创新和实践。
体系之四: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包括领先的研发条件、积聚创新资源的系统平台。西电集团积极开展了与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合,聚集了科技资源,探索建立开放式的基础支撑体系。
体系之五:“责任与包容相统一”的创新文化。提倡“尊重知识、重视人才、鼓励创造、宽容失败、容许失误”,鼓励“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升级,西电集团的科技管控能力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的牵引力不断提高;科技计划控制力得到有效加强;科技成果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科技资源统筹能力提升明显。通过规划指引、计划立项评审和行政决策,科技计划质量大幅提高,通过预算落实、评审监控、考核激励等,计划实施有效性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