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丰:充分发挥特高压的综合效益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以来,华北和华中两大电网之间实现了大规模的电量交换,并成功完成了2009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年度交易。从经济角度看,这条电力高速路能够创造怎样的经济效益?
针对这个问题,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韩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认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全面验证了特高压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省、经济性好的优势。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其一,试验示范工程电价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商业化运营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其二,试验示范工程财务指标良好,投资回收和偿债能力较强。其三,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投资、输电损耗等差异,按照全运行周期进行年费用比较,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经济性优于500千伏常规工程。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 韩丰
韩丰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能够取得的联网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互为备用、降低损耗和占地、推动技术进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
那么,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发挥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优越性有什么作用?
韩丰认为,中国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智能电网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的输电网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因此智能电网重在和客户的互动,更多考虑市场因素,通过让新能源上网来拉动经济。
目前,中国的输电网还处于“爬坡”发展阶段,特殊的能源禀赋决定了必须建设坚强的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网。同时,配电侧的智能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中国的智能电网必须在坚强的输电网的智能化基础上发展。
韩丰说,将来建成的“三华”特高压电网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电网,在这个大电网中如果能实现各个电压等级间的互动和上下级调度之间的互动,就能显著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张建坤: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遵循电网发展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张建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基础坚实,成果丰硕。
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主任 张建坤
张建坤说:“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中国首个特高压工程,施工建设具有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施工时间紧、投资控制严四大特点。国家电网公司为此组织了全面研究,攻克了关键难题,为工程的成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建坤介绍说,特高压施工技术标准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形成了涉及施工、质量检验、验收启动等方面全套、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我们一共编制了施工技术类规程规范25项,这对特高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建设者、参与者,特高压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令张建坤备感自豪。“可以说,在这项工程中,我们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铁塔组立、张力架线、变电基础施工以及变电主设备安装等各方面。”
谈到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张建坤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建设中,一直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在适应电源大规模建设和送出的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的同时,又为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