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士信贷的报告,ABB去年因为对电力部门抱太高的期望而导致表现不佳,其电力部门面临着新兴市场的竞争者,表现不佳抵消了公司在工业自动化业务的良好势头。
刘信刚在这个关键时刻于今年2月重返ABB,出任北亚区及中国电力系统业务负责人,此前他曾在ABB中国电力业务领域工作9年,后随着ABB出售其核电业务加入并购方美国西屋电气。在最近这一次ABB全球高层对国家电网的拜会中,刘信刚也陪同在列。
特高压是国内另一块投资巨大的电力市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投资2.55万亿用于电网建设,其中5000亿将用在特高压电网线路上。
今年5月4日ABB公司宣布拿到了“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2.85亿美元的订单。此前两三个月,ABB宣布与南方电网合作,为其负责建设的云南糯扎渡-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一座换流站,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并调试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变压器设备。
产能过剩、市场投资减缓等,是影响国内输电市场的主要因素。根据ABB的预测,今年下半年电力客户将恢复对电力设备的投入。不过在配电领域,ABB在华的订单与销售额一直在持续增长。
“ABB业务增长的长期动力包括对增效节能、电网稳定性、新能源的需求等,这些需求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强劲。”昊坤说。因此,ABB已经在智能电网、风能、太阳能等领域专门成立了垂直的团队。
变阵的考验
“ABB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中提出要加强中端市场,这是否与在高端市场遭遇国内本土竞争对手的竞争有关?”面对记者的提问,ABB北亚区总裁、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方秦没有正面回应关于竞争的问题。方秦列举了进入中端的两大原因:这是一块过去没有充分挖掘的领域,这样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出于客户的需求,“就像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有的人可能喜欢奔驰、宝马汽车,但是也有些人可能想买中端轿车。”
不过,在ABB所处的工业自动化与能源领域,虽然跨国公司拥有相当的技术优势,但是本土企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竞争格局在发生着变化,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趋势。
今年5月,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入式运行,国家电网也成为继ABB、西门子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公司。
“进入中端市场,ABB没有成本优势,它很可能打不过本土企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说道。
据了解,在国内目前在建的一些直流特高压项目中,大部分的供货商、设备制造商都是国内企业获得,只是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由跨国公司提供。在ABB参与的糯扎渡项目中,西门子公司也获得一些订单,同样是在整流阀、800千伏变压器等核心部件上。
如何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与价值,这是包括ABB等在内的跨国公司比过往更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个话题。
“怎样利用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渠道、经验,与国企携手走出海外市场,这种做法的价值还在日益凸显。”一位资深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曾这样告诉记者。
2010年,ABB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比前一年增长40%,今年又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超过50%。除了研发上的投入,ABB还在加快本土化进程,实现成本优化和新渠道的开拓等方法。
昊坤能成功地使ABB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体量变得再更大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