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在线> 正文

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开展项目申报

在线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 2023/7/5 17:29:30 我要投稿

在线讯: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要求,广东省能源局编制了《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附件1),《指南》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广东电力系统实际需求、引领产业链发展等方面重点布局,涵盖绿色低碳电源、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新型储能与氢能、能源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共六大领域24个研究方向,现将《指南》发布,以引导能源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创新研究,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革命取得重要进展,支撑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根据《指南》要求,一并组织开展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工作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发布《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及开展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附件1),《指南》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广东电力系统实际需求、引领产业链发展等方面重点布局,涵盖绿色低碳电源、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新型储能与氢能、能源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共六大领域24个研究方向,现将《指南》发布,以引导能源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创新研究,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革命取得重要进展,支撑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根据《指南》要求,一并组织开展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分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三类开展绿色低碳电源、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新型储能与氢能、能源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六大领域创新项目申报。

二、工作要求

(一)项目申报、立项、评审、实施及监测等工作按照《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指引》(附件2)相关规定开展,由广东省电力规划研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二)项目申报采用线上申报方式,申报单位登录广东省能源经济数据平台(网址:https://xt4.xshuli.cn/ny/#/login)按照《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填报相关材料。申报时间为本通知发布后15个工作日内(不含发布当日)。

三、其他事项

省能源局根据项目评审及成果情况,在国家、省组织相关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时,作为重点项目推荐。

附件:1.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

2.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指引

广东省能源局

2023年7月3日

附件1

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

研究指南

指导单位:广东省能源局

编制单位:广东省电力规划研究中心

前言

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今天,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快速重构,能源形态更迭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

“十三五”以来,广东电力系统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供应安全、结构优化、效率提高、产业升级、体制创新的发展格局,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但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及国内外先进水平,在新能源发展水平、电力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十四五”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期,电力系统形态加速迭代,能源绿色、多元、智能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电力系统创新变革的竞争愈加激烈,更需要大力推动电力科技创新和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粤府办〔2022〕8号),提出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逐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强调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能源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粤府函〔2021〕334号)提出,系统谋划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试验示范,推动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我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我省组织国内相关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省内外电力系统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编制了《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广东电力系统实际需求、引领产业链发展等方面重点布局,涵盖绿色低碳电源、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新型储能与氢能、能源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共六大领域24个研究方向,按照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的路径,以引导能源电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重点创新研究,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革命取得重要进展,支撑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助力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目录

1.绿色低碳电源

1.1先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技术

1.1.1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多模态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平台研发

1.1.2海上漂浮式风-浪-光联合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1.1.3大面积高效稳定钙钛矿组件开发及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

1.2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1.2.1燃煤电厂宽负荷深度调峰低负荷稳燃与脱硝优化运行技术

1.2.2基于多源数据的火电厂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

1.3安全高效核能技术

1.3.1核电机组及发电侧储能联合一次调频研究

1.3.2三代核电厂事故预测、防控先进技术研究与应用

1.4其它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

1.4.1波力发变电系统一体化能量转换与控制技术研究

1.4.2生物质与工业固废高效低碳协同热解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2.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

2.1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技术

2.1.1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多直流馈入系统频率控制关键技术

2.1.2适应交流保护的海上风电变流器暂态控制策略研究及样机研制

2.1.3 35kV高压直挂分布式调相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2电力系统仿真及安全高效运行技术

2.2.1新型电力系统省地协同调度统一模型融合管理和运行态势分析平台研究

2.2.2大规模新能源经多回直流馈入的送-受端多元协调优化运行技术研究

2.2.3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技术

2.3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规划运行技术

2.3.1新型配电系统电能质量控制提升策略及评估系统研制

2.3.2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与规划技术

2.3.3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提升及故障辨识关键技术研究

2.4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柔性输电网规划技术

2.4.1大规模中远海风电并网送出关键技术研究

2.5新型柔性输配电装备技术

2.5.1新型非交联聚乙烯绝缘环保电力电缆研发及工程应用

2.5.2海上浮式风电用66kV高压动态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2.5.3环保经济型40.5kV气体绝缘封闭开关(C-GIS)设备研制

3.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

3.1智能用电与供需互动技术

3.1.1面向用户侧新型电力系统的自主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研究

3.1.2支撑海量新型电力负荷互动管理的负荷侧可观可测可调关键技术、设备及系统研发

3.1.3含多元异质资源的虚拟电厂多能协同运行优化技术

3.1.4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VPP)技术研究

3.2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

3.2.1规模化分布式光伏电站柔性互联与集群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3.2.2适用于园区建筑集成与室内发电的新型光伏供能技术研究

3.2.3低压系统源网荷储智慧互联与柔性控制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

3.2.4区域化多专变用户多元负荷协同聚合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3.2.5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透明化业务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

3.3新型电力产销负荷与电网互动技术

3.3.1规模化车网互动态势智能感知与远程数字计量技术研究

3.3.2车网互动灵活聚合的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3.3零碳建筑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与电网互动的精准协同控制技术与集成应用研究

3.3.4云数据中心与电网协调互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新型储能与氢能

4.1电化学储能技术

4.1.1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及其兆瓦时级系统集成示范

4.1.2储能用高安全磷酸锰铁锂固态电池与系统技术研究

4.1.3规模化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防护技术

4.1.4高安全大容量全液冷式中压级联储能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4.1.5全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关键技术

4.1.6退役电池状态诊断及高价值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4.2机械储能技术

4.2.1中常温光补热抽水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4.2.2大型可变速抽蓄机组协联控制与快速稳频稳压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4.3电磁储能技术

4.3.1液氢-超导复合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4.4非电能源存储技术

4.4.1面向风光消纳的低焓热能增效型热泵储电技术研究

4.5氢能技术

4.5.1基于远海风电制氢的系统网络拓扑与优化控制研究

4.5.2分布式电热氢联产系统的多能协同利用技术及装备

4.5.3车载氢燃料电池动力与应急供电多源高效融合关键技术

4.5.4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4.5.5高压大容量气态运输用储氢瓶关键技术研究

5.能源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

5.1能源发展战略

5.1.1新型电力系统成本疏导及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5.1.2能源经济数据价值体系及数据运营模式研究

5.1.3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研究

5.2电力市场交易

5.2.1新型电力系统下促进多维目标协调发展的发电容量充裕度机制

5.2.2促进储能价值发挥的市场关键机制研究

5.2.3新型电力系统中需求响应激励机制的研究

5.3电碳市场协同

5.3.1面向电-碳协同优化的电力用户碳减排方法与增值服务技术研究

5.3.2面向电碳耦合市场的电力生产主体决策模拟分析技术

6.共性关键支撑技术

6.1发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6.1.1大功率多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系统性能评估与健康管控

6.1.2 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全景数据分析评估及检修决策辅助系统研发

6.2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6.2.1 基于人工智能的复杂电网调度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6.2.2新型电力智能设备近场网络攻击及防护技术研究

6.2.3电网三维数字化网架实时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6.2.4基于携能通信技术的MESH终端监测网络研究与应用

6.3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6.3.1用于胺法碳捕集的复合胺溶剂耦合工艺及设备研究

6.3.2基于燃煤烟气的电厂固废动态碳化养护与高值化利用研究

6.3.3基于燃气机组的兆瓦级天然气化学链燃烧源头碳捕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6.4电碳耦合技术

6.4.1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制造企业集群全链条碳减排动态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广东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指南

1.绿色低碳电源

1.1先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技术

1.1.1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多模态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平台研发(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激发宽频振荡的多模态并发、影响范围广、难预测等问题,研究适用于广东规模化海上风电接入的多模态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技术及装备。具体包括:海上风电并网系统自适应宽频振荡模态辨识技术;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多模态振荡在线溯源技术;基于广域监测数据的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多模态振荡预警技术;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多模态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平台研制及测试验证技术。

实施年限:3年

1.1.2海上漂浮式风-浪-光联合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海上勘测、调查、养殖、采矿等设备的绿色能量供给问题,研究海上漂浮式风-浪-光联合发电装置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海上漂浮式“风-浪-光”联合发电拓扑结构设计及仿真验证技术;“风-浪-光”联合发电系统与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风-浪-光”联合发电装置整机协调控制技术;基于“风-浪-流”多场耦合动力学分析的漂浮式发电装置平台耐冲击、抗疲劳结构优化设计;漂浮式“风-浪-光”联合发电装置系统集成与测试验证技术。

实施年限:3年

1.1.3大面积高效稳定钙钛矿组件开发及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高效钙钛矿电池大面积均匀制备困难、钙钛矿材料稳定性不足、器件稳定性有限等问题,研究高效钙钛矿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具体包括:开发大面积涂布印刷技术,制造低成本钙钛矿电池,实现组件级的效率世界纪录;在小面积电池高稳定性封装技术基础上,开发适用于大面积钙钛矿组件的封装材料和全封装工艺,通过相关IEC标准老化测试;开发先进固铅封装技术,在提升器件稳定性的同时,抑制铅泄露。

实施年限:2-3年

1.2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1.2.1燃煤电厂宽负荷深度调峰低负荷稳燃与脱硝优化运行技术(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燃煤电厂宽负荷深度调峰锅炉侧面临低负荷稳燃、脱硝投运困难、机组经济性下降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宽负荷深度调峰关键技术,具体包括:研究超低负荷炉内燃烧和水动力协同优化技术;研究锅炉超低负荷的稳燃机制及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方法;研究深度调峰锅炉汽温调节和受热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直流锅炉深度调峰干/湿态转换机理及现场控制方法;开展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经济性评估研究。

实施年限:2年

1.2.2基于多源数据的火电厂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火电机组碳排放数据核算过程复杂、数据造假问题频发等现状,及火电厂碳排放“核算为主,监测为辅”的发展趋势与精准监测总体需求,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火电厂碳排放监测分析技术,形成火电厂体系化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具体包括:火电厂燃料热值和含碳量快速同步检测设备开发;火电机组碳排放实时监测设备开发;火电机组碳排放实时监测及数据质量在线评估管理系统开发;火电机组碳排放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及数据管理平台试点应用。

实施年限:3年

1.3安全高效核能技术

1.3.1核电机组及发电侧储能联合一次调频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安全可靠的核电运行需求和更高的核电一次调频需求,研究核电安全一次调频技术,具体包括:研究核电安全实现更高的一次调频机组控制方案;研究适用于配合一次调频的发电侧储能配置技术方案;研究储能配合核电反应堆安全可靠地实现一次调频“堆机储”机组控制方案。

实施年限:3年

1.3.2三代核电厂事故预测、防控先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核电厂事故预测、诊断、处理的安全需求,研究核电厂事故预测、防控技术,具体包括:核电厂事故预测与预警技术研究;核电厂事故精准诊断技术研究;核电厂事故全时处理技术研究。

实施年限:3年

1.4其它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

1.4.1波力发变电系统一体化能量转换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波力发变电系统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波况自适应发电能力、能量转换效率提升等要求,研究波力发变电系统一体化能量转换与控制技术,具体包括:大容量波力发变电机组能量转换一体化设计技术;适应不同浪况的液压蓄能器最优配置研究;波况自适应发电与并网协调控制技术研究;波力发变电一体化能量转换系统样机研制与试验验证。

实施年限:3年

1.4.2生物质与工业固废高效低碳协同热解发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工业固废产量高、资源化利用率低、多源固废协同处置能力差等问题,研究生物质与工业固废高效低碳协同热解发电技术。具体包括:研究生物质与工业固废协同热解机制及其产物生成规律;研发生物质与工业固废高效低碳热解原料配伍技术;研发生物质与工业固废协同热解制备高品质燃气技术;研发生物质与工业固废热解气高效燃烧与余热利用技术;研发协同热解过程污染物深度脱除与控制技术。

2.柔性互联智慧安全电网

2.1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技术

2.1.1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多直流馈入系统频率控制关键技术(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超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多直流馈入场景下的区域频率稳定问题,研究新能源的主动支撑能力和系统级调节策略优化,具体包括:研发针对运行方式多变场景的频率稳定高效评估技术;研究实用化的惯量快速估算方法和调频能力预警方法;研发适用于受端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与控制策略优化的仿真软件;研发规模化海上风电场站暂态频率主动支撑技术;研究建立适应多分区异步互联场景的频率稳定控制体系。

实施年限:3年

2.1.2适应交流保护的海上风电变流器暂态控制策略研究及样机研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海风场侧常规阻抗原理的交流保护无法识别交流故障的问题,研究新型海风变流器暂态控制策略及样机,具体包括:研究适用于经典故障暂态分析方法的海上风电变流器控制策略;研制适用于常规交流保护故障识别原理的海上风电变流器样机;构建新型海上风电变流器故障特性及交流保护适应性联合测试平台;与现有相关新能源并网标准要求进行差异化对比,从交流保护角度提出对海上风电变流器的性能约束条件。

实施年限:3年

2.1.3 35kV高压直挂分布式调相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类别: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新能源汇集地区短路比不足、无功支撑较弱及宽频振荡风险的问题,研究提出适用于提升新能源场站及弱电网区域电压稳定性的35kV直挂型分布式调相机新型装备研制总体技术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直挂型分布式调相机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样机研制;直挂型分布式调相机运行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直挂型分布式调相机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2.2电力系统仿真及安全高效运行技术

2.2.1新型电力系统省地协同调度统一模型融合管理和运行态势分析平台研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省地调度中心各业务系统独立建设、各系统模型数据不一致、各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困难、多态异构数据融合困难等问题,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省地协同调度统一模型融合管理和运行态势分析平台。具体包括:研究管理信息大区应用生态平台技术,包括广域多源数据基于知识图谱自动汇聚技术,构建面向双碳目标业务的模型数据横向与纵向整合机制;研究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大模型的OCS、OMS、稳定分析、离线仿真、气象和水调等业务数据统一集成技术;研究全省电网运行状态综合展示、统计分析和智能预测技术;研究气象灾害条件下全省统一指挥预警技术。

实施年限:3年

2.2.2大规模新能源经多回直流馈入的送-受端多元协调优化运行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区域调峰能力不足、送/受端新能源消纳冲突、多回馈入直流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大规模新能源经多回直流馈入的送-受端多元协调优化运行技术。具体包括:研究强不确定性送端新能源与复杂受端电网协同运行的多元调度模式;研究适应月、周、日电力电量平衡的多回直流功率联合优化方法;研究考虑馈入直流供电能力不确定性的受端电网多灵活资源协同调度方法。

实施年限:3年

2.2.3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估技术(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后系统的海量安全稳定分析需求,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稳定性评估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建立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指标;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静态安全评估方法;提出基于混合人工智能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智能化评估分析。

实施年限:3年。

2.3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规划运行技术

2.3.1新型配电系统电能质量控制提升策略及评估系统研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配电系统协同运行控制技术日趋复杂、电网高度电力电子化引起的宽频振荡等电能质量问题,研究新型配电网电能质量智能感知和协同控制技术,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电能质量评估系统,具体包括:研究新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新特征、发生机理与传播机制,典型场景电能质量识别与控制提升策略;提出广域多层级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协同控制方法,形成基于设备—台区—系统的多层级治理架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研制涵盖配电网、新能源、储能以及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等的新型电能质量数字孪生评估系统,开展故障仿真进行电能质量溯源评估,以及电能质量提升方案有效性与可行性的评估校核。

实施年限:2-3年

2.3.2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与规划技术(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光伏、电动汽车快充负荷、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直流源荷的广泛分布接入需求,研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与规划运行技术,具体包括:研究面向大规模直流源荷接入的配电网多端柔性互联架构与形态演化路径;研究多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对多类型源荷的可靠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构优化及柔性互联装备、储能等关键设备配置方法;开展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与规划技术示范。

实施年限:2-3年

2.3.3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提升及故障辨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下的交直流灵活接入、高效消纳与稳定运行需求,开展电力电子变压器功率密度提升、多场景优化控制及故障辨识等技术研究,具体包括:超高功率密度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模块化设计技术;超高功率密度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多场景协调控制技术;高频变压器分布参数影响和负载波动优化方法;超高功率密度下电力电子器件热平衡及结温在线提取技术;基于电磁热多场实时感知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故障机理、特征提取、故障辨识技术;超高功率密度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装备研发与测试技术。

实施年限:3年

2.4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柔性输电网规划技术

2.4.1大规模中远海风电并网送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提高大规模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经济性的要求,研究中远海风电并网送出关键技术,具体包括:适用于大规模中远海风电送出的系统构建技术研究;大规模中远海风电送出系统技术经济性能量化评估方法研究;大规模中远海风电送出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大规模中远海风电送出技术实景仿真验证。

实施年限:3年

2.5新型柔性输配电装备技术

2.5.1新型非交联聚乙烯绝缘环保电力电缆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现有热固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时间长、能耗高且退役后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研究满足电力电缆绿色经济运行要求的新型聚乙烯非交联高压电缆材料、制备工艺以及生产制造关键技术,具体包括:聚乙烯基高压电缆绝缘材料体系及调控技术;聚乙烯基高压电缆超光滑半导电屏蔽材料体系及屏蔽料与绝缘料匹配特性;聚乙烯基高压电缆系统成缆技术;聚乙烯基高压电缆附件适配技术;新型聚乙烯非交联高压电缆系统长期运行可靠性及工程应用技术。

实施年限:3年

2.5.2海上浮式风电用66kV高压动态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广东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大容量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动态海缆系统,具体包括:研究海上浮式风电用66kV动态海底电缆总体技术方案及机-电-热集成设计技术、大长度动态海缆制造技术;研制防弯器、浮力块和水下非接触式湿连接等关键系统附件,形成高压动态海底电缆系统分析设计、工业制造、系统集成和综合测试技术;开展项目产品应用于浮式风机等浮式基础的应用测试,建立测试平台及标准。

实施年限:3年

2.5.3环保经济型40.5kV气体绝缘封闭开关(C-GIS)设备研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六氟化硫(SF6)温室气体替代和环保经济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的迫切需求,研究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新型环保气体绝缘的40.5kV C-GIS,具体包括:新型环保气体HFO-1336mzz(E)耐局放特性研究;基于HFO-1336mzz(E)绝缘与灭弧特性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基于HFO-1336mzz(E)气体的环保经济型40.5kV C-GIS设计;环保经济型40.5kV C-GIS设备研制;环保经济型40.5kV C-GIS设备试验验证;环保经济型40.5kV C-GIS运维规范制定及设备试点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开放互动多能互补用电

3.1智能用电与供需互动技术

3.1.1面向用户侧新型电力系统的自主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海量低压智能设备多维感知、精准量测和灵活互动的技术难题,研究智能用电终端国产化嵌入式操作系统并构建用户侧新型电力系统应用生态,具体包括:研发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下智能互动及灵活升级需求的智能用电终端统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研制新型物联网电表及模块、新型台区融合终端、智能开关、低压测控装置等一系列低压配用电关键装备;开发拓扑识别、负荷识别、电碳计量等便于灵活升级的微应用;开发智能用电终端接入主站并开展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1.2支撑海量新型电力负荷互动管理的负荷侧可观可测可调关键技术、设备及系统研发(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新型电力负荷管理面临的潜在用户邀约不准确、负荷响应能力不清楚、调控机制不细致、设备及系统支撑不够等导致海量用户侧的柔性调控和负荷管理难以落地实施的问题,研究支撑海量新型电力负荷互动管理的负荷侧可观可测可调关键技术、设备及系统。具体包括:基于网络结构的用户及可调控设备精准定位和智能辨识;研究负荷精准态势感知技术,用户调节能力、响应意愿和用能价值的综合评价体系,计及调节能力可信预测的负荷分层分级可调节潜力评估方法;研发支撑分层分级精准调控的海量新型电力负荷协同互动平台和边缘侧控制终端;开展区域级规模化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1.3含多元异质资源的虚拟电厂多能协同运行优化技术(项目类别: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对虚拟电厂柔性响应的迫切需要,以及多元异质资源的虚拟电厂适配多种交易品类开展困难,研究含多元异质资源的虚拟电厂多能协同运行优化技术。具体包括:研究支撑虚拟电厂参与调度互动的安全、经济系统运行架构与灵活、开放市场机理设计;研究提升虚拟电厂商业化运行综合效益的多种交易品种的竞价博弈技术;研究虚拟电厂参与调度直控、市场互动的资源侧系统架构及终端技术;开发面向分布式能源、储能、可调负荷等新能源主体研究市场互动与响应控制闭环的虚拟电厂平台,开展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1.4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VPP)技术研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分布式通信基站作为柔性可调负荷的优化配置问题,开展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技术研究,具体包括:研究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高效聚合管理机制;提出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快速及精准调度技术以及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与站点叠光、站点备电业务协调最优调度技术;研究通信基站虚拟电厂(VPP)对通信根本业务影响风险以及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接入电网网络安全风险。

实施年限:3年。

3.2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多能互补集成设计及运行技术

3.2.1规模化分布式光伏电站柔性互联与集群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负荷需求响应时空不匹配、消纳难、经济性、电能质量恶化等问题,开展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柔性互联与集群控制技术,具体包括:根据光-储-荷特性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实测建模及集群划分策略;研究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柔性互联设备,实现集群间潮流的优化控制;研究基于AI的立体数据感知及智能运行调度解决方案,构建智能调度综合管理平台。

实施年限:2-3年

3.2.2适用于园区建筑集成与室内发电的新型光伏供能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化园区多场景安全、稳定、灵活用电需求,开展基于有机光伏发电和氮化镓微型功率适配器的智慧园区新型电力系统应用示范研究,具体包括:有机薄膜大面积涂布工艺、器件寿命提升、高可靠大尺寸有机光伏模组封装技术;高功率密度、高效率氮化镓智能微型功率适配器技术;适用于园区建筑供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氮化镓光伏微型逆变器集成技术;有机太阳能电池组件-氮化镓微型功率适配器发电方案在园区建筑围护结构(屋顶、立面墙、门窗等)的集成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2.3低压系统源网荷储智慧互联与柔性控制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低压配电网通信条件有限、传感监控资源匮乏、用户端源网荷储资源协调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难以承载海量用户侧新能源协同安全可靠运行的迫切需要,开展低压系统源网荷储智慧互联与柔性控制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应用研究,具体包括: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低压配电网的透明感知技术和通信架构研究;低压透明配电网多元智慧互联的协同调控模型与方法研究;电力电子化低压系统多元资源柔性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低压系统源网荷储柔性控制的关键装备与监控系统平台研发;低压透明配电网源网荷储智慧互联与柔性控制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3.2.4区域化多专变用户多元负荷协同聚合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类别: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保供与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背景下专变用户负荷类型众多,调控潜力挖掘不够、灵活性差等难题,研究面向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的专变多元负荷智能感知优化及协同互动技术,具体包括:海量专变多元负荷用电特性建模分析、可调潜力挖掘及单点优化技术研究;专变用户多元负荷单点优化及分散自律技术研究;区域化多专变用户动态博弈及协同聚合技术研究;高可靠、高安全区域多元负荷智慧管理单元研发;区域化多专变用户协同聚合技术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2年

3.2.5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透明化业务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类别: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光伏、充电桩、智慧路灯、储能、用能等多源并存的复杂运行条件下电网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研究多种通信手段融合技术及装备。具体包括:新一代宽带载波、5G、WAPI、WAPI自组网、微功率无线等通信手段融合技术;通信资源按需调度技术;异构通信远程管理技术;光伏、充电桩、智慧路灯、储能、用能等多源数据采集、分发技术;基于多种通信手段融合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发通信终端、网管平台研制及测试验证技术。

实施年限:3年

3.3新型电力产销负荷与电网互动技术

3.3.1规模化车网互动态势智能感知与远程数字计量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为解决充电设施法制计量缺乏监管手段,传统“一桩一测”检定方案成本过高,现有有效远程检定手段不足、检定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项目拟开展在“车-网”互动背景下针对海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态势感知与远程数字计量技术研究,具体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清洗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异常数据识别与诊断技术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计量大数据分析及远程数字计量技术研究;面向规模化车网协同互动的运行感知和多参量广域电能量测技术研究与软硬件研发。

实施年限:3年

3.3.2车网互动灵活聚合的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鉴于车网互动以跨时空产销负荷及储能形式并存,为解决电动汽车产销负荷资源交互影响,车-桩资源分散不均、聚合响应资源利用低等问题,满足虚拟电厂运营商对区域移动储能资源灵活管控及源-储-荷协同优化需求,开展以下研究内容:数据驱动的地市级电动汽车产销负荷动态预测与车桩资源分配技术;面向电力市场交易电动汽车产销负荷资源动态识别与匹配技术研究;考虑区域移动储能的多元供用能资源灵活聚合与自主响应技术;车网互动“光储充放”应用场景下多区域智慧能源灵活管控应用示范。

实施年限:3年

3.3.3零碳建筑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与电网互动的精准协同控制技术与集成应用研究(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限制现阶段建筑负荷规模化参与电网互动的供需不匹配、系统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开展零碳建筑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与电网互动的精准协同控制技术与集成应用研究。具体包括:电网友好型零碳建筑光储柔直关键技术研究;零碳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与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技术研究;零碳建筑能-碳耦合市场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支撑零碳建筑与电网互动的智能采集调控装置及聚合平台开发;电网友好型零碳建筑示范建设。

实施年限:3年

3.3.4云数据中心与电网协调互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云数据中心灵活性挖掘力度不足以及高用电成本运营问题,研究云数据中心与电网协调互动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开展数据中心负荷特性与灵活性潜力分析建模;研究基于多数据中心空间耦合互动关系的数据中心集群灵活性聚合与优化方法;研究数据中心灵活性响应机制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考虑系统经济性的云数据中心与电网储能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方法;研发云数据中心与电网协调互动关键装备并开展工程示范。

实施年限:2-3年。

4.新型储能与氢能

4.1电化学储能技术

4.1.1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及其兆瓦时级系统集成示范(项目类别:示范试验)

研究内容:针对低成本、资源可持续的大规模储能需求,研究钠离子电池单体、系统集成及应用技术,具体包括:低成本、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设计;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单体的创新设计与研制;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高效集成技术;开展兆瓦级调峰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应用。

实施年限:3年

4.1.2储能用高安全磷酸锰铁锂固态电池与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类别:集中攻关)

研究内容:针对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三元电池安全性差、循环寿命短的问题,研究电力储能用长寿命高安全磷酸锰铁锂固态电池及系统技术。具体包括:锂镧锆氧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究开发;储能用固态电池制备;储能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实施年限:2-3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