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讯: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从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指明了方向。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恩迪称,致公党中央经过深入调研、座谈,并广泛听取海外专家意见后,认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逐步将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现代能源体系。
张恩迪表示,在发展目标上,通过一次能源的多样化,摆脱化石能源的地缘限制,维护能源战略安全;通过利用高效低碳的二次能源,保护气候环境;通过能源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核心上,聚焦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和运行零排放的绿电、绿氢等清洁低碳能源载体;最大限度利用本土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影响;适应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科技进步,带动各类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路径上,发展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体系,打破原有能源体制壁垒,实现多异质能源统筹协调、互补互济,形成涵盖电力交易、碳交易等多类型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当前构建这样一个现代能源体系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能源体系的清洁性、低碳性、安全性与经济性、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矛盾。需要从供给、需求、流通各环节多管齐下、优化布局。为此,张恩迪建议:
一是以先立后破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坚持多元能源供给体系,优先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适度发展天然气、核能等低碳能源。着眼煤电基础性作用,推动煤电减碳增效。针对我国工业副产氢气多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大的特点,抓紧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户用光伏、分散式风电建设。
二是以绿色低碳引领能源需求侧转型。积极开展碳汇计量等基础研究,完善碳足迹核算方法,优化碳排放评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边际效应。可发挥纯电动汽车用能和储能特性,通过车—网双向互动,为城市电网“削峰填谷”。
三是以协同高效增强能源流通效能。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推进大电网、区域网、微电网互通共存的电力输配体系建设。加大网源协调能力,提升电网输送效能和智能化水平。
四是以深化改革释放能源发展活力。在坚持能源战略属性基础上,还原能源商品属性,重点创新适用于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体制和机制。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和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扩大电力用户向电力企业直接购电的范围。建立既鼓励分布式能源又兼顾电网企业利益的并网机制,鼓励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相互支持、均衡利益。建立绿电采购制度,加快碳汇市场扩容。
五是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技术升级。构建覆盖全国的精准、开放的数字气象预报体系。鼓励面向新能源企业气象服务需求的创新创业,提升中短期至日前、实时(15分钟级)的场站级气象预报精确度。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多样化发电和超大规模电网运营的动态平衡。大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输配电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加大基于国产化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系统研发。
六是以开放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分析汲取德国等欧洲国家20多年来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尤其是市场机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深化能源科技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开辟“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