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电力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张树伟  2019/6/3 16:27:48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对于未来,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谦卑——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在政策与规划层面,更显性地考虑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稳健”地应对,应该代替所谓的“准确把握需求”。

(来源: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作者:张树伟)

在过去的电力规划以及政府文件中,“准确把握电力需求”的提法不一而足,比如2012年《迎峰度夏》通知,2016年发改运行[2016]413号文件,发改运行〔2018〕855号文件都提及,要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形势。这种提法存在何种程度上的意义?办得到吗?本期专栏我们将特别讨论这个问题。

经济能源系统是开放的巨系统,不同于边界明确的物理实验室系统

通常来讲,一个系统要变得可预测,是具有苛刻条件的:系统是可观测的,可以收集足够多与准确的数据;系统的结构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不存在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比如石油危机、美国911)或者技术变化。

能源与经济系统随时都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与技术变化,以及黑天鹅事件。这些都将明显改变过去的轨迹。因此,无论是能源系统还是经济系统,不具有可预测性,而具有可塑造性,是受到人的行为等因素影响的。这一点在长期尤其是这样。

一个系统的结构变化可能是很缓慢的,但是长期的积累就会变得很显著。比如过去,可能的经济增长与煤炭的消费几乎是线性关系,但是对那些已经处于油气时代的国家,这一点显然不适用。

过去的预测记录——运气不佳

因此,预测是否准确,不是一个方法论好坏、是否运用得当、参数是否选取合理(这个只有事后才知道)就可以充分决定的问题。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现实中的惯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持,那些忽略的关键因素以及边界外的因素是否保持基本的稳定,以及预测者的运气如何——不要遇到黑天鹅事件。

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大部分人的运气是不佳的。以官方发布的电力五年规划为例,孙寿广等人曾做过一个很好的回顾。他们的统计汇总显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体量很大,年度电力需求增长,其本来就在一个比较窄的可能区间上(起码过去不可能高于20%,也不可能低于-5%),其预测偏差都少则0.3个百分点,多则6个百分点。请注意:是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如果按百分比算误差,6个百分点的误差接近10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近些年均会发布过去一年的电力回顾以及新一年的电力展望。卓尔德中心对这些展望以及实际的电力增长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可以看出,仅仅是1年的提前量,其预期与实际的差别也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640.webp (28).jpg

国际机构的运气也不行——概莫能外

当然,这不是我国能源工作者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各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图1所示,国际能源署在10年周期以上的光伏预测结果偏差过大引来NGO组织的苛责。

640.webp (27).jpg

曾几何时,以上的机构,还是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发布关于未来的情景分析,均被部分机构解读为“预测”。这些机构也比较享受这种感觉,甚至有所谓代表“权威预测”的想象与幻觉。

不过,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作做得多了,与现实的发展大相径庭之后,这些机构都纷纷澄清自己的工作完全不是“预测”,而是基于给定的技术进步与政策影响下的后果检验,这的确已经回归了这些工作的本意。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