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编者按:能源转型背景下,催生了微电网这一新型电力技术,同时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放开配售电市场,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又产生了增量配电网这一概念。微电网和增量配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商业模式又不尽相同。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技术上有哪些区别?电改背景下又有哪些商业模式?它们又将如何开展售电和电力交易业务呢?
1、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定义
前言:之所以把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放在一起介绍,实际上前两年从能源互联网这个定义开始,出现了很多新概念,包括微电网、多能互补以及其他能源互联网的一些形式。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有很多,国家相关的文件就把能源互联网定义了十大发展路线。这么多路线中,哪些是比较现实的?哪些是比较容易落地的?其中,微电网和与微电网相关的多能互补是一个比较容易落地的形式。其中,增量配电网是电改之后的一大新产物。
1.1什么叫增量配电网
增量配电网原则上指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域电网。
新增配电网、混合所有制方式投资的配电网增容扩建或者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其他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存量配电网。
注意:增量配电网的定义并不是根据电压等级去定义的,因为增量配电网在我们国家这一两年的发展里面,它最大的形式就是园区型的配电网。
那么,对于园区型的配电网,于它的功能来说,有些园区较大的,其电压等级对到220KV,于是就有了文件中关于增量配电网电压等级的定义。
在定义中,第一,强调了新增的配电网,以前没有现在新建设或规划建设的配电网。第二,强调了电网存量资产以外的配电网,也就是,除了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国家电网以及南方电网自己建设的配电网之外,实际上,我们周边会有很多其他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配电网。比如低电、短售或者其他一些园区型的配电网都在这些范畴以内。
1.2什么叫微电网
微电网在2000年处就已经形成了概念,当时,还只是欧美一些新兴学者提出的,并且做了一些相关的实验,那个时间段,我国还只是对微电网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发展至今,微电网已经有了商业应用的基础。并且在我国近两年电改背景下,微电网已经有了它越来越大的商业价值。现在的微电网不仅仅是学术上研究的东西了,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美国定义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和电力负荷构成,可以工作在并网和独立两种模式下,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日本定义
微电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可控的分布式电源,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的系统。
欧洲定义
利用一次能源并使用微型电源,可实现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使用电力电子装机进行能量调节,可以工作在并网和独立两种模式下。
共识:各种分布式发电、配电、负荷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组成的微型发供电系统;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和可调度性能,能在并网/离网两种模式之间切换。
1.3增量配电网和微电网的主要技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