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近日,中国国电集团所属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示范项目获得售电许可,成为我国首个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的微电网。
据龙源电力有关负责人介绍,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是我国首个微电网示范项目,项目在293栋居民楼顶建设屋顶光伏8.7兆瓦,通过微电网系统向区域内5700多户居民及机关事业单位、商业用户、地源热泵等用户供电。
所谓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分为并网型和独立型两种,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
两年前,微电网项目建设就被正式提升至国家层面,要求在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海岛等,优先选择新能源微电网方式,探索独立供电技术和经营管理新模式。而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的成功示范,也将带动全国微电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在微电网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储能问题,也被称为新能源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储能发展存障碍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微电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微电网作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支撑以及与大电网友好互动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清洁能源的接入和就地消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预见的是,一种能源供应的商业形态有望成为发展趋势——用户只需选择一个综合能源服务商,即可获得冷热电气全方位能源供应,并获得从能源需求—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提效减排的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
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储能峰会上,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荆书典表示,微电网就是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区域内最大限度的高效利用,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主电源来首先使用,不足的再用网上的电源。它的应用需要一系列的标准和技术来推动配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合理的构建,储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微电网产业链包含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储电、调度、管控和智能终端九个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展智能终端,要把智能终端的用能量和用能规律测量出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更有效地调度可再生能源。”荆书典说。
“如何把可再生能源优先用掉,消除弃风、弃光现象,最重要的是结合储电,在峰值或者减峰值的时间把电卖掉,使可再生能源有更好的效益。”荆书典补充道。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前任理事长石定寰指出,储能无论在调频还是在能量储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都将越来越大,但目前仍处于技术的发展、创新、应用、示范阶段,如何更好地与能源系统结合,在应用上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储能成本价格较高,一些储能电池的安全性也存在一些问题。另外,在经济上如何通过一个合理的电价来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也是难点。从技术到经济、政策乃至整个应用系统和应用管理,储能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探索。”石定寰说。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战略规划处副处长徐东杰也表示,储能虽是多能互补系统的重要一环,但仍然存在发展障碍。首先就是技术路线不明确,“并不是说哪个路线好哪个路线不好,从世界范围、全国范围来看,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电池储能大家都在推,但却没有一个占到主导地位”。
另外,徐东杰还指出,储能的经济性也有待提高,包括初始投资寿命维护以及能量的转化率等。其次,国家虽然一直在讲要扶持储能,但最关键的储能定价政策却尚未出台。不仅如此,储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也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撑,大容量的项目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