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0.18元/千瓦时,核电大甩卖,欢迎选购。”
这是10月31日辽宁省物价局发布的《关于煤改电供暖项目到户电价的通知》,通知确定,辽宁红沿河核电上网电量,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上网交易电价为0.18元/千瓦时。此举创下红沿河核电的电价历史新低。
记者采访了解到,至今,中广核已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投入6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但是自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出现严重的“窝电”现象,核电消纳变得雪上加霜。
0.18元是个什么概念?记者查阅资料看到,2013年6月6日投入运行的红沿河1号机组,当初批复的上网电价为0.427元/千瓦时,当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核电标杆电价,致使该机组最终执行当地火电标杆电价0.422元/千瓦时,即便这个价格仅可保证红沿河获得9%的内部收益率。依此推算,红沿河核电成本为0.422×91%=0.384元/千瓦时。
“因经济增长放缓,用电需求不足,核电如今面临消纳难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称。对此,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透露:“核电消纳管理办法即将发布,方案会实现核电多发满发。”
“窝电”难题
“核电消纳最早出现在辽宁。”红沿河核电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红沿河核电厂1、2、3号机组的设备平均利用率非常低,根本就做不到满功率运转。
公开数据显示,1月至9月底,辽宁红沿河核电厂1号机组时而停运,时而降功率运行;而3号机组1月至9月利用率仅为56.9%。今年一季度更为严重,红沿河核电厂1、2、3号机组的设备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4.98%、61.59%和14.53%。
如此严重消纳问题,红沿河核电站已经引起各方重视。
为加快解决电力消纳问题,国家能源局7月11日对外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推动东北地区电力协调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从供需两侧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中广核电力董事会秘书魏其岩此前也透露,东北地区不安排新增煤电项目,这有利于缓解东北地区核电消纳问题。
10月底,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再次专门召集各方研讨如何促进核电消纳,并达成初步方案:拟在红沿河核电站周边建立一个核电循环经济区,以逐步解决“窝电”问题。“电力消纳与经济发展成正比,相信通过一系列政策导向,东北经济会逐步提升。”红沿河公司总经理廖伟明表示。
如何更好地解决核电消纳?今年两会期间,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发起,中核公司原董事长王寿君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从政策上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这一提案而今有了最新的进展。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今年8月该局便下发《核电保障性消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表示,核电保障性消纳应遵循“确保安全、优先上网、保障电量、平衡利益”的基本原则,按一类优先保障顺序安排核电机组发电。意见稿同时还提道,鼓励核电企业向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灵活性火电(含热电)等调峰电源购买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