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创新
2016年9月28日,美国能源部发表了一年一度的题为《正在发生的革命》的清洁能源发展报告,报告称:风力发电、大规模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纯电汽车和LED照明等五项清洁能源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持续地技术创新与进步。2008年以来,五项清洁能源应用大幅下降了40%至94%不等。能源部长莫尼兹在发布会上说:“政策支持和创新能力推动了清洁能源成本的急速下降和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所有低碳能源的成本都大幅度降低下来,从而提高美国在全球低碳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和独立性。”
该报告说,2015年陆基风力发电和大规模光伏发电分别为当年新增发电能力41%和15%,约占当年总新增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二。100万户安装了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装置,成本较2008年下降了54%。2015年美国LED节能灯销售超过2亿盏,较2014年增加160%。LED节能灯较传统白炽灯节能可高达85%。截至2016年8月,纯电汽车累计销售已超过49万辆,虽然落后于预期目标,但进步是明显的。报告指出,推广清洁能源技术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收益非常明显,仅LED灯置换白炽灯一项,在未来20年节省能源费用可高达6300亿美元之巨。
从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数据和技术创新引领能源转型的经验中,我似乎找到了德国能源转型模式可持续的答案: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的学习曲线已经进入加速下降阶段,整体而言,新增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传统能源成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给清洁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世界能源转型已经进入加速期。
我认为电能储能技术是下一个能源革命的突破口,美国能源部2016年版《正在发生革命》报告也认为,燃料电池、电网端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及大面积3D打印技术将会是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新兴技术。
IEA《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电网侧电池储能投资增长了10倍,将会是电网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匹配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必须的投资。IEA这份投资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储能投资总量为100亿美元,不算太多,但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10%的年增长率,是世界能源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从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和从1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相同的都是10倍的增长,但1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规模效应的影响则是完全不同的。
我相信电能储能技术将会获得重大的突破,我不能预测这一突破发生的时间,但我坚信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对储能技术强烈的需求欲望,以及突破后巨大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效应,人类正在积累谋求突破的巨大动力。
中国的使命
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不断发现发明新的“储存”技术的发展史。动物驯化、粮食植物种植、肉食加工保存、粮食储存干粮制作,奶酪造酒等等,都是对生命必需的食品“储存”的文明进程。今天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冰箱”就是食物保鲜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标志。甚至语言文字也是一种人类对知识对历史进行“储存”的工具。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煤炭、石油甚至天然气,都只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过客”,只有“电力”是永远的伴侣。电力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无形的“能源”,实现对无形“电力”大规模高效率灵活“储存”,人类社会发展将进入“电力储存”文明时代,一个比工业文明更先进的“储电文明”时代。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作为今天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还停留在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世界能源转型潮流加速到来,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能源转型的进程。
两年前中央提出并推动中国“能源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不仅不能被世界能源转型的大潮甩在后面,还要在新的世界能源革命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在当今世界“三个消费峰值、三种驱动模式”能源转型大格局中,“减少煤炭消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背后,实质上是要加快中国工业文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步伐。中国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前无古人,同样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也没有了可以照抄的“模板”。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只能是“中国模式”,靠中国自己的“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