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联研院”)前身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2016年2月经国家工商总局于核准,变更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国内首家专业从事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高端研发机构。
打造公司海外科研基地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加快海外研究院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各项要求,以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使命,秉承“创业、创新、创造”的宗旨,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外合作基础逐步夯实。
目前,欧洲院与亥姆霍兹联合会等16个著名研究机构,慕尼黑工大等20多家知名高校,国际能源署、德国教研部、德国经济部、国际电工组织、意昂集团、莱茵集团等40个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建立了常态联系,成功加入2个研究联盟,促成各类战略合作意向3项,与相关方开展会谈80余次。初步建立起覆盖信息收集、交流学习、业务合作和咨询服务等全方位、立体式工作网络。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认真贯彻公司管理要求,结合德国当地法律法规,强化管理创新,对该研究院组织架构、人财物集约管控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以公司通用制度为框架,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全过程管控机制;加大项目经费管控力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财务双签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100%,科研人员占总人数70%以上,员工队伍素质整体较高;形成“三三三”(三分之一国内外派、三分之一海外华人、三分之一外国人)的人才格局,实现了文化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实现欧洲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丹麦王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及中国科技部与丹麦高等教育与科学部签署的有关合作备忘录,国家科技部于2015年11月16日发布中丹政府合作项目征集通知,截止时间为11月23日。作为跨区域国际间项目申请,各科研单位、高校以及企业积极参与申请,若想申请成功,必须具备课题创新性强、申请者科研实力雄厚、国际知名度高等条件。在时间紧迫竞争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员工凭借前期对欧盟能源领域科研机构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及申请欧盟项目积累的经验和在能源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果断提议联合丹麦阿尔堡大学电力电子教授FredeBlaabjerg共同申请该项目,展开了以高效率、高可靠性氮化硅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主题的项目申请工作。经过多日奋战,向丹麦创新基金会提成功交了项目申请书。经过为期五个月的专家评审期,2016年7月27日正式收到了项目批准决定书。
至此,该研究院完成了欧洲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该项目的取得,标志着公司在深度参与国际重大科学工程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对于公司加快跻身欧洲知名科研机构行列、内外协作推动科研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