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1344”:做强石墨烯产业的必由之路(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  作者:王琼杰  2016/8/10 10:48:39  我要投稿  

三要创造新的应用需求。石墨产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原材料产业,必须以应用为牵引,在基础科学和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创造新的应用需求。跟踪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发展态势,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根据国外石墨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现状,突破浸硅石墨的规模化制备技术,攻克金属/石墨的界面设计和调控技术等,进而创造更多的应用需求。

四是我国石墨产业转型升级要从突出附加值提升和深度加工、关键技术攻关与财富创造、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链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聚集、保护性开发等五个方面,按照“创新驱动和需求拉动相结合、系统布局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推进。

记者:现在石墨烯炒得火热。那当前石墨烯到底处于什么状况?

向琦:总的来看,石墨烯产业目前还处于概念导入期、产业化突破前期,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产品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相对较慢。当前在媒体、资本的热炒下,呈现出产业化虚假繁荣的泡沫。将科学研究变为产品,需要经过5个阶段:实验室阶段、实验工厂阶段(小试)、示范生产线(中试)、示范工厂、工厂,五个过程缺一不可。按照硅材料产业的成熟周期为20年来推断,石墨烯产业化成熟至少还需要5年~10年,接下来如何“破局”是关键。目前,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小批量生产的探索阶段,还不能形成稳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且石墨烯的生产成本较高,原料供应也受限制,这也阻碍了石墨烯进一步走向市场。

当前石墨烯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技术问题。关键性技术尚未获得实质性突破,还有绿色制备提纯技术、应用技术、自身安全、生产环保等方面的制约。二是市场问题。下游应用领域研发落后,产业应用技术缺乏指导;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打开,亟待进一步加强上下游协调合作。三是成本问题。前期研发投入资金量大、周期长,制备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

石墨烯产业面临的产业发展环境是冷热不均。学术界、资本界、媒体的热与产业界的冷。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高涨,不少上市公司、投资机构涉足石墨烯概念股,赛富基金、经纬中国等风投机构积极投资石墨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政府招商的热与落地配套政策的冷。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石墨烯项目和产业的发展兴趣很高,招商不遗余力,出手大方。但是,石墨烯产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系统性问题,仅仅靠资金和创业团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当前,石墨烯产业的环评、安全生产资质、废料处理等方面没有配套政策跟进。中国群众式的热和发达国家注重长远的冷。我国的石墨烯研究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群众运动模式,一大堆人抢一块很小的蛋糕,投入非常分散,缺少国家层面的全局性规划,很难布局长远的目标。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支持了许多项目,对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就选定了石墨烯旗舰研究项目作为首批技术旗舰项目之一。

记者:近年来,我国对石墨烯产业出台了哪些支持政策?

向琦: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支持石墨烯产业发展。2012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石墨烯作为发展的前沿材料之一,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石墨烯新材料发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围绕“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基电路制造设备、工艺和材料创新”等方向部署了1000多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石墨烯项目从2007年的1个增加到2012年的334个,5年间累计资助经费达33095万元,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石墨烯的累计资助经费分别达到5915万元和4605万元。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也对石墨烯中长期发展进行了部署,并纳入《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年11月20日,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欲在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发挥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形态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

记者:要培育和做强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应该遵循什么路径?

向琦:要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坚持“1344”总体格局,即围绕“打造成先导产业,推动石墨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坚持“企业主体、政策引导,创新驱动、典型示范,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三大原则,突出“推进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推进首批次产业化应用示范,推进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拓展应用领域”四大抓手,抓好“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投融资引导,建立适合国际、国情的石墨烯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四大措施,真正做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研融合、共促发展”,加快“资源集聚体系、产业集聚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转化体系、企业成长体系”五大体系建设,逐渐搭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国防应用示范平台、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平台、海洋产业应用示范平台、装备与制备技术示范平台、石墨资源交易平台”六大平台,促进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亟待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向琦:就石墨烯业内而言,现在比较期待国家出台的政策有以下几方面:设立国家级石墨烯研发机构,建立若干国家级石墨烯创新中心;将石墨烯产业发展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设立石墨烯发展专项计划和专项基金;将石墨矿确定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打通应用环节,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加快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材料标准、应用标准等标准规范;做大做强采、选、冶一体的高科技龙头企业集团,建立石墨烯产业基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石墨烯产业领域。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