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能源区块链与能源互联网 未来的能源情境是怎么样的?(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风能》杂志  作者:曹寅  2016/7/5 8:56:49  我要投稿  

怎么办?

我们实验室是全球第一个想到以区块链作为工具实现真正能源互联网,区块链可以做什么?

第一,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公正确保信任,公私钥结合的访问权限保护隐私,真正做到保护隐私,可信计量。

第二,区块链防篡改,实现主体间强制信任,实现强制信任下泛在交互。

第三,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可信任预言机签署外部数据,实现虚实交互的自律控制。

第四,基于区块链部署的设备间点对点交互式决策,不需要将信任托付于中心化平台代为决策,实现设备民主,分布决策。第五,各主体间基于明确的互动规则进行随机博弈,系统呈现中性演化,通过改良互动规则实现竞争进化,最终实现广域博弈,协调演化。基于区块链,我们真正实现了能源互联网从Beta版到1.0,从纸面版到商业版的过程。

有哪些应用案例?

区块链和能源结构是全方位的结合。我们以三个行业为例。

私有链以光伏电站为例,刚开始在区块链1.0阶段,区块链实现电站运维日志区块链登记,内部授权访问。2.0时代,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电站管理运维,电站的自动运行。到了3.0时代,将实现零边际成本发电,每块组件自有ID和经济账户,售电收入自动抵消OPEX(运营成本)。

联盟链以售电为例,区块链1.0阶段实现发用电数据区块链登记,避免上下游纠纷,降低管理成本。区块链2.0时代,基于区块链数据的购售电直接自动结算。区块链3.0时代,售电公司透明化,发电设施和用电设备自动双向结算,包括需求侧响应和自发返售交易。

公有链以碳市场为例,区块链1.0实现减排、排放数据有关数据和文件电子化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减低监管成本,2.0时代实现简便化CCER(温室气体减排额度)发行流通,基于区块链的简便化和自动化CCER发行和流通体系。3.0是减排经济圈,减排量将通过区块链成为特定经济生态圈的一般价值等价物。

这个时候我们再看看具体的案例,还是分布式光伏为例,分布式光伏的问题在于利益相关方非常多,行业参与主体之间严重缺乏互信。此外,由于未来电力市场化,导致价格波动明显,同时电站金融产品开发成本高。怎么办?我们实验室提出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总账实现强制信任,相关方点对点互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电力交易,需求波动自动响应,区块链还可以实现电站收益直接证券化,基于股权平台实现电站众筹。

再介绍下针对电动汽车的区块链应用,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痛点在于私人充电桩难以实现共享,电动汽车V2G缺乏激励机制,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无法保证电芯质量。怎么办?我们实验室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方案,基于智能合约和分布式总账的充电桩按时租赁,电动汽车V2G自动响应,虚拟货币激励机制,电池电芯生命周期数据区块链储存和认证,实现未来动力电池能够按照真正的价值流转到储能电站。

除了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区块链真正实现能源的数字化精准管理,我们现在发的每一度电就像河流小溪流入大海一样,无法确定水滴来自什么地方,发电汇入电网,区分电源没有意义,无法做到基于电源和能量的精确管理和结算。

但在数字世界,每度电都有数字映射,通过数字映射,重新建模电力网络,实现精确管理和结算。如果说你用这种解构—建构的思维,再去看现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你会发现都是你不认识的世界了,你想象一下,如果大海中的每一滴水都具有精确的ID,你看待大海的视角将会完全不一样。区块链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先解构,再建构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本文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区块链专家、能源区块链实验室创始合伙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