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近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前,我国将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制约性或瓶颈性装备和零部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应用。2025年前,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能源装备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围绕能源革命的重大部署确定。包含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三个方面、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创新行动重点,主攻当前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三代核电、模块化小型堆、先进燃料等先进核电装备、页岩气、深水油气等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燃气轮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先进电力装备等重要领域。
其中涉及储能、先进电网内容如下:
一、储能装备
(1)技术攻关:
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装备:掌握系统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突破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宽负荷压缩机和高负荷透平膨胀机、紧凑式蓄热(冷)换热器等核心部件的流动、结构与强度设计技术。
飞轮储能装备:研制1MW/1000MJ飞轮储能工业示范单机、阵列机组,研究基于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新型飞轮储能系统。高温超导储能装备:掌握5MJ/2.5MW以上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功率调节系统PCS、高温超导储能低温高压绝缘结构、低温绝缘材料及制冷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
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装备:突破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新体系等,研究高性能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开发基于钠离子的新型超级电容器体系等,研发能量密度30Wh/kg,功率密度5000W/kg的超级电容器单体。
10MW级液流电池储能成套装备:掌握电池结构设计、电极材料改性、一体化电极制备等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研究关键膜材料、电池可靠性与耐久性技术、大功率电池堆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等,建立钒电池储能示范系统。
高性能铅炭电池储能装备:研究高导电率、耐腐蚀的新型电极材料设计、合成和改性技术,以及长寿命铅炭复合电极和新型耐腐蚀正极板栅制备技术,掌握铅炭电池本体制备技术,开发长寿命、低成本铅炭电池储能装置。
25kW铝合金钠硫电池储能装备:突破金属与陶瓷的低压力扩散封接系统、高活性电极的装配及封装系统、连续式素坯成型及陶瓷管烧结系统、电解质陶瓷管、碳毡及复合正极材料、高抗腐蚀外壳、热压封接陶瓷头、大尺寸保温箱、电池管理系统、抗腐蚀高温连接件。
100MW级钛酸锂电池储能装备:突破关键材料筛选制备技术、电池材料体系匹配技术、电池制备技术、电/热管理技术、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电池失效诊断分析技术以及钛酸锂电池系统与功率变换匹配技术、储能机组群控技术等,掌握长寿命钛酸锂材料、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设计及制备技术、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和电池系统与功率变换匹配技术以及储能机组群控技术。
(2)试验示范:
依托《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电力十三五规划》及相关能源中长期战略规划,确定示范工程推动关键储能装备的试验示范。
推进氢能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储能功能示范。
(3)应用推广:
鼓励后续项目采用自主研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