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网" title="微电网新闻专题" target='_blank'>微电网、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电力体制改革中促进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行业升级助力作用。6月5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联合主办,以“微电网及储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能源金融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史玉波:储能技术是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
对于储能及微电网产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表示,这是世界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储能改变了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通过“调剂、优化、提高、保障”,使电力系统的平衡关系变得多样化,可选择控制、可最优化。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
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发展相辅相成,符合集中式的大规模能源基础的开发、输送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发展的需要。作为大电网的重要补充,微电网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解决偏远地区和海岛供电问题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升级,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将实现配电网与微电网间的优化互动。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大规模并网,世界各国都在结合本国电网特点规划建设智能电网,通过全面改造现有的电力系统,构建成高效、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的下一代电网。“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对储能及微电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储能列入了“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首次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对先进储能及微电网技术创新路线进行了规划。随着能源互联网的逐步推进,微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的核心要素之一,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史玉波说,2008年之后,全球储能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项目部不完全统计,全球储能项目,不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热,累计装机规模从2008年不足100兆瓦,发展到去年底902兆瓦,每年复合增长率大概在40%。近几年,中国的储能市场发展也很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底,中国运行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105.5兆瓦,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规模11%。
史玉波还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四点建议:第一、研究制定储能领域的发展指导性政策;第二、开展储能标准化工作;第三、加大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的工作力度;第四、开展重点储能技术试点示范工程。
梁志鹏:微电网和电网建立运行关系和市场交易关系最紧迫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会上从储能和微电网两个领域结合的角度出发,谈了目前整体政策和产业情况。
梁志鹏认为可再生能源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尽管微电网和储能刚开始发展,没有定型的政策、技术、应用,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国家对储能和微电网在最近几年很重视,很多企业已经做了很多技术上的研究、探索等准备工作。
关于电池储能技术,梁志鹏认为首先要在交通领域率先取得大的突破。因为在交通领域,只要电动汽车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就完全可以大规模发展,甚至可能几年以后,对传统汽油形成颠覆。现在很多国家都有这个苗头。从电力系统运行来看,因为有体制、市场机制、价格等诸多阻碍,很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而且,电力系统储能问题,不单纯是储电问题,还有系统控制与系统负荷平衡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