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电池产业链估值暴涨 业绩兑现“喜忧不一”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琼  2016/6/8 9:24:04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以自建、增资、收购等方式“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与兴致正高的上市公司不同,新能源车及锂电领域的部分公司高管已开始担心产能过剩。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骑绝尘和A股市场相关板块的强势上涨,上市公司对锂电产业链的并购热情也不断升温。与之对应,相关资产的并购估值“水涨船高”,甚至有静态市盈率达到数百倍的案例出现。在这背后,业绩预期的兑现情况成为验证并购成败的指标之一,部分案例的初步结果也显示出“喜忧不一”的苗头。

而据记者了解,与兴致正高的上市公司不同,新能源车及锂电领域的部分公司高管已开始担心产能过剩。那些正计划冲进这一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们,最终还能如愿吗?

动力电池资产估值暴涨

3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伴随上市公司前赴后继的收购,动力电池资产的估值水涨船高

5月底,谋划转型已久的*ST江泉决定加入“锂电大军”,宣布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成立五年的山东瑞福锂业,曾抛出一系列宏伟规划——三年内投资5亿元,新增年产1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达产后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五年内向金属锂、丁基锂、锂铝合金等产业延伸,跻身全球最大锂盐生产商之列……

放眼A股,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余家上市公司已以自建、增资、收购等方式“下注”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不乏大胆跨界并购的“新兵”。

随着上市公司前赴后继的收购,动力电池资产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回溯此前案例,2014年,电池企业的一级市场静态市盈率约13倍。代表案例如时代万恒,在2014年对九夷能源评估后,决定出资3.5亿元收购后者100%股权,此项收购于2015年完成。九夷能源主要产品包括镍氢电池等,其2014年净利润为2738.28万元,相关方承诺的2015年净利润为不低于3300万元,公司最终实现的2015年净利润为3411.51万元。若以九夷能源2014年净利润计算,此次收购的静态市盈率为12.78倍;以2015年预期净利润计算,此次收购的市盈率则为10.6倍。

在短短一年多后,深圳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却以241倍的市盈率(PE),被长信科技列入收购名单。长信科技今年2月公告称:“拟向比克动力增资8亿元,以获得其10%股权。”比克动力2014年净亏损1879.82万元,2015年净利润为3307.87万元。以2015年净利润和比克电池80亿元的整体估值计算,其并购市盈率达241.8倍。

虽然比克动力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之一,其三元材料锂电池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颇具商业前景。但市盈率高达240倍的增资价格仍令人称奇,为何长信科技会欣然接受呢?这与比克动力的业绩承诺有一定关系,公告显示,“比克动力原股东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业绩(以扣非后净利润为准)分别不低于4亿元、7亿元和12亿元。”按这一预测,比克动力2016年预测市盈率为20倍。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