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能源安全一直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政府所大力倡导的。由于本土石油、天然气产量远远小于需求。一直以来,除了倡导进行多元化进口外,国内亦日益注重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关乎中国未来的稳定和发展,更是构成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中国当前的主要国策之一。
必须进行的“新能源突围”
在传统能源体系中,我国将能源基础建立在储量充沛的煤炭之上。中国几乎所有热电厂与冬季供暖系统,均依赖煤炭。然而自上世纪末起,随着煤炭消耗量的日益增加,煤燃烧时产生的各类排放,正日益恶化着中国北方的大气环境。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我们一直以来能源模式中,燃煤的比例与构成。同时,煤炭作为一种非常优秀的化工原料,将其当作燃料白白烧掉也未免可惜。可见,这将是一项关乎国家、社会未来发展前途的关键决策。
此前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其中就提到要严控煤电总量规模,今后的方向无疑是新能源。而在今年的3月初发布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更明确要求于2020年时,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当占总发电量的9%。而在2015年,该比例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4.3%。而这,就意味着若想达到目标则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年复合增长率须达1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就要持续巨量投入。但这,也就意味着将在中短期内对国内能源模式进行大的变革,其中充满了风险和变数。
好在,这条河已经有人替我们趟过,中国大可以踩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