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关于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能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相同。”
记者:在今年两会上,您提出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议,您的初衷是什么?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解决我们面临的哪些现实问题?
龚克:我最早接触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是几年前阅读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理念是:能源供应方式的创新构成了广泛的工业革命,比如蒸汽机、电力的使用,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新能源用户在信息化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这将是一次完全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
我从中看到了什么呢?首先是互联网,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其数据是所有用户共同创造的,每个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能源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相同,它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众多分布的电力客户,既是电力消费者,也是电力的提供者。我比较注重的是分布互联的特征,否则不能称其为“互联网”。
国家电网公司的理念,是在注重配电端的智能电网基础上强调传输网,叫坚强智能电网。分布式的能源供应、分布式的能源消费、分布式的能源存储和分布式的控制,通过高效安全的传输方式互联互通起来,构成了能源互联网。
关于全球能源配置
“解决能源问题,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记者:您刚才阐述了能源互联网,那全球能源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
龚克:能源互联网加上“全球”,概念就更加丰富了,可以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来解释。“一带一路”要建设商贸物流通道,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物流要通,首先能源要通。因此,有没有好的能源网络对于“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对于一个网络而言,峰均比越小越好。由于时差关系,一个地区的用电高峰是另一个地区的用电低谷。这样,“一带一路”国家分时段使用电能,就降低了网上流量的峰均比,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利用。
跳出“一带一路”,放眼全球。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这是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而全球能源互联网则是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解决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这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中国立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应对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发起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很有战略高度,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