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研究人员黄雄峰、翁杰、张宇娇,在2015年第21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决策中评价指标要素间相互关联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传统评估方法对要素间的影响关系考虑较少或者衡量主观,以至关联关系难以准确界定的问题,提出基于DEMATEL-ANP-VIKOR的多属性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综合决策模型,利用DEMATEL法量化准则层指标要素的影响关系强度,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依赖-反馈关系,采用AN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追求最大化群体效益和最小化个体遗憾,结合VIKOR法完成对备选方案的综合排序和选优。
实例分析表明,该决策模型可以很好地适应指标体系中复杂的关联关系,有效提高指标权重分配的均衡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需满足一定的投资可能性,因规划原理、技术路线、运行维护、经济状况、环境保护等不同,规划方案的种类将会产生多样化[1-2],这将导致指标体系呈现出高维、非线性的特性,对指标关联关系的合理处理将直接影响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评估的科学性,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出规划方案的薄弱环节,兼顾指标间的关联关系,使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
目前对微电网建设规划进行综合评估决策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城市配电网经济运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解决了专家判断的不确定性;将D-S证据推理方法与传统的贝叶斯网络法相结合,进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能够很好地处理具有模糊和不确定信息的合成问题。
上述方法明确了决策问题中的层次结构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忽略了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文献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单纯使用ANP法虽然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但要素间影响关系的刻画较为粗略和主观。
决策问题中存在层次结构间的关联性,评价指标并非相互独立,而上述微电网建设规划综合决策方法对评价指标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或者予以忽略,或者考虑过于主观随意,因此,亟需找到一种可以实现关联关系准确度量的评判方法,通过对综合决策过程中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量化处理,有效解决关联关系难以界定的问题。
在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之间的依赖-反馈关系下,本文建立了一套多属性的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决策体系,形成科学完善的决策方法,通过追求最大化群体效益和最小化个体遗憾,实现对备选微电网建设规划方案的排序和选优,并运用实例计算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