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以及此前工信部等权威部门的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建设累计投资预计将突破万亿大关,并有望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张峰介绍,2015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预计达到4350亿元,同比增长10%;2016年和2017年投资将累计超过7000亿元。按照这个投资规模估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网络建设投资规模将在1万7500亿元左右;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刚刚起步,IPv6网络尚未部署,因此在“十三五”期间,相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将会呈现更为迅速的增长。
分析人士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其中, 光纤、高速宽带、云计算中心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点扶持领域。
积极发展下一代互联网
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研究方面已经领先,接下来必须加快布局,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
资料显示,下一代互联网是指不同于现在互联网的新一代互联网。它使用的是IPv6地址协议,采用128位编码方式,这就使得互联网地址资源非常充足,任何一个电器都可能成为一个网络终端。
中国联通集团下一代互联网首席专家傅承鹏向记者表示,IPv6最根本的优势就是可信的网络世界。它解决了现有互联网无法知道每一个数据来源的不足,就让网络更具有安全性。
20世纪末以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和试验计划,力求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和国家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而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走在前边。
IPv6路由器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核心设备。早在2000年,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宏科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IPv6路由器。
目前,张宏科团队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系列产品并通过中兴通讯等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应用。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认为,从速度看,基于IPv6的互联网要比现在的互联网快1000倍以上。这就使未来五年,互联网将改变很多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直接成为产业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