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新能源微电网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是“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微电网将成为清洁能源发电新载体
能源问题是目前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新能源利用也成为研究重点,而其中,清洁能源发电则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微电网将必然成为新能源发电载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根据《指导意见》,新能源微电网是基于局部配电网建设的,风、光、天然气等各类分布式能源的多能互补,具备较高新能源电力接入比例,可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
可见,新能源微电网对于清洁能源电力接入将起关键性作用,但是新能源微电网在我国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目前还无法承担清洁能源电力接入的任务。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微电网技术在我国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以往我国都是以公共电网作为基本供电手段,而公共电网并不能满足各地需求,很多自备电厂无法独立进行供电,微电网应运而生。但是微电网技术还需要时间才能够慢慢作为独立电网运行以及加入公共电网系统,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亦然。
“新能源微电网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处于工程示范阶段,但是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江苏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聂光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观点。
他进一步解释,微电网是在分布式发电技术基础之上诞生的概念,并付诸了实践,而分布式发电技术是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分布式发电在技术上呈现的特点是“不可控”或“不易控”,微电网在技术上实际要解决的就是将其变为“可控”或“易控”。新能源微电网在拓扑结构上可以理解为是由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系统、负荷以及监控、保护装置等汇集而成的,是一个自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