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产业链分配格局
“事实上,发电企业将成为电网企业外最具竞争力的新售电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电网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上述分析人士称,目前来看,电网公司在售电领域仍处于强势地位,售电侧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完全竞争。
有熟悉核心配套文件制定过程的业内人士对记者称,电网企业未来除了担当起“电力供应的一条底线”职能外,仍将介入竞争性的售电环节,这对于其他售电主体并非利好。但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除了经营性用电外,基准性用电也需要保障。
“电网的定位应该是输电公司,职能就是为各级配电网公司提供电力,而不是去售电,与其他售电主体抢用户。这样才能保证售电市场的公平竞争。”有人士指出。不过,9号文并未强制性规定电网企业应退出竞争性售电领域。也就是说,无论是“保底”职能,还是参与未来的市场化竞争,电网公司仍将是重要力量。
国泰君安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无论电网企业是否最终参与售电侧市场竞争,售电侧的放开,对于发电企业都将构成直接利好。因其掌握电源资产,且当前处于发电成本较低、报价竞争力较强的时期。此外,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是售电放开的前提,目前已有深圳、蒙西等7个地区已经或即将开展试点,这些地区的龙头电企也将受益,包括深圳能源、内蒙华电、皖能电力、湖北能源等。
国泰君安指出,除了售电侧放开带来行业新机会外,水电、地方小电网等也将逐渐得以释放能量。此外,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是电力国企改革的一条主线,改革先行、大股东明确承诺及外延空间大的公司将率先获益,如国电电力、赣能股份、金山股份等。
相关企业:
深圳能源:受益深圳电改标的
电改浪潮风起云涌,公司有望成为最受益深圳电改标的。2014年11月,发改委发布《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电力改革大幕开启。2015年3月,“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新电改9号文横空出世,在这个方案中,发电、售电环节的改革尤为值得关注。作为首个获批的试点地区,深圳开始实施新电价机制。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主要针对电网企业,改革后,对电网企业的价格监督方式将由现行核定购电售电两头价格、电网企业获得差价收入的间接监管,改变为以电网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全方位直接监管,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公司作为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2013年底控股装机达到643.3万千瓦,2014年度售电量241.4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截至201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384.4亿元。公司有望成为最受益深圳电改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