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新型锂电池”五花八门 分分钟闹革命?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轶辰  2015/7/10 10:09:33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自从纯电动汽车成为市场的焦点之后,关于超级电池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一次加注只需3分钟的氢氧燃料电池,一次充电巡航里程高达1000公里的石墨烯电池,创新电池结构的半固态锂电池……似乎那些长期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传统电池,分分钟就要被这些“家族新贵”革了命。

然而,事实真的如新闻里描述的那样么?从电池研发的历史上看,纵使电池行业发展了200多年,市场依然被技术经济性最成熟的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占据;特别是近20年,电池每年能量密度稳定提高3%至6%,已实属不易。一种适用电池的新材料从开发到产业化,周期十分漫长,一般需耗时18至20年。

纵观五花八门的“新型电池”,亮眼的实验室数据无法代表产业化能力,单一指标优势也不能以偏概全,虽然人们都急盼着能够尽快发生电池革命,但可能还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等待。

半固态锂电池:

结构上的改变

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蒋业明与一家名为24M的衍生公司合作,提出一种制造锂离子电池的不同工艺:半固态锂离子电池。该发明人宣称不仅有望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电池性能,使其更易于回收,这给纯电动汽车性能的提升带来了全新想象。消息一出,引发业界关注。

实际上,这种电池的原理并不复杂,与现有锂离子电池设计类似。电极单元是细小的锂化合物粒子与液体电解液、导电添加剂混合形成的泥浆,电池使用两种泥浆,一种带正电,一种带负电。两种泥浆分别通过铝集电器和铜集电器收集电子,正极室和负极室之间有一个能传递离子、防止电子传递的隔膜。电池的充放电原理和锂离子电池一样,通过锂离子在正极室与负极室穿梭通过隔膜,电子通过外电路传输完成。

“相较于蒋业明之前发明的半固态液流电池,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更接近于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电池专家李泓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说,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多层薄膜电极设计,而这种电池采用厚电极,在结构设计上得到了简化,减少了集流体、隔膜所占的电池总重量的比例,在采用正负极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工艺成本有望降低。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