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石墨烯:行业的颠覆者(6)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选矿技术网    2015/5/18 9:49:17  我要投稿  

江苏常州是另外一大石墨烯重镇,3月13日,常州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获批并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是全国首个“国字号”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园区内已有石墨烯相关企业25家,初步形成石墨烯产业集群。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所处的武进区,已累计投资石墨烯相关平台载体及产业化服务设施建设超过20亿元。

其中的江苏二维碳素与上海中微所有很多交流,据丁古巧介绍,该公司去年卖出了价值千万的石墨烯膜材料,可以用到腕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上,“柔性材料国外已经做得很好了,国内也已经有很好的进展,陆续有产品出来。内部消息已经拿到了很大订单,产品线已经有一些了。”

相较于江、浙、重庆地方政府的大手笔投入,上海在石墨烯方面显得较为冷静,丁古巧笑着说,“没有办法,上海的院所太多,人才太多,大家都有实力,哪个学科都重要,也有很多有潜力的项目,政府该重点支持哪个?所以上海的态度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激进,对重点项目有必要的支持,但不会像外地那样压上很多资源。像宁波就那么几个团队,只要政府支持,一下就可以投入上亿,那就很厉害了。”但丁古巧对一些跟风企业的未来不看好,“太多企业盲目跟风了,很多民营企业不懂,一下投入几亿,但短期无法见效,这时候钱投太多反而成为压力,资金成本太高,可能会遇到问题。今年肯定要死掉一大批企业,但总有一些可以出来。目前粉体类的产业化比较顺利,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卖粉体赚钱了。”在中微所的陈列室里摆放着一瓶瓶石墨烯黑色粉末,拿在手中轻如无物。据介绍,这么一大瓶粉体只有几克。

此外,据董明介绍,中航集团的材料研究所的石墨烯研究成绩不俗,“他们的单层石墨烯拿到了大直径的膜,是用合成的手段做出来的。”

2013年2月21日《中国航空报》中航工业航材院宣布,已突破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技术难题,掌握了衬底材料表面晶粒定向受控生长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气体分压配比等关键专利技术,在铜箔表面制备出超过12英寸的石墨烯薄膜;更大尺寸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也已突破,近期将批量生产,使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工程化制备成为现实,标志着石墨烯制备进入了“膜时代”。

4年前从美国归国的燕绍九博士是中航工业航材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核心成员,他在石墨烯增强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被中航集团誉为“中国发明、世界领先”,而广为宣传。记者对航材院石墨烯团队进行了采访,据他们介绍,中航院解决了反应源气体与载气分压配比、CVD反应室炉温均匀性、转移介质和载体匹配性、目标物与石墨烯薄膜兼容性等四大难题。并能在使用石墨烯膜时保证其完整性、洁净度和其他产品性能。对石墨烯薄膜层数进行单层、多层或混合层的结构控制,实现了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薄膜批量化生产。目前他们的石墨烯薄膜产能每天可达数百片。“在2015年1月28日召开的基础院2015年度工作会上,石墨烯制备与应用研究团队荣获基础院2014年度‘科技创新奖’。”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