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出资1012.5万元购买上海新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新池能源主要从事石墨烯粉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对于如何判断哪家企业是真的在做石墨烯,丁古巧的标准很简单,“如果企业不能参与市场竞争,不拿出产品,那就是骗人,他们的项目就有很大风险。”
金路集团是一家折戟石墨烯的上市企业,2014年12月22日,金路集团发布公告,将其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的石墨烯项目相关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以1848万元的价格转让,引发了几十名股民诉讼,持有金路集团的股民认为,金路集团此举存在利益输送嫌疑。在此之前,金属所在石墨烯领域是较早着手的院所,实力一直为外界所看好。而金路集团的股价也一路看涨,从2014年年初的4.86元,到2014年年中涨到8.25元。因而在金路集团突然宣布放弃石墨烯项目,自然引发反弹。
而金路集团董秘刘邦洪则诉苦,“对于石墨烯这个行业,股民没有我们接触得深。烯碳公司2014年全年销售还不够一个人工资,实验室的技术走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机构都没有到现场去看,到现场看了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石墨烯粉体材料已经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它被应用于涂料添加、防腐涂料。但董明觉得这些应用和人们初期对石墨烯的高期望值相背离,“涂料是低端应用,市场不大,即便如此它还是目前仅有的几个可以推向市场的应用。而之前石墨烯讲的都是高大上的故事。要是真有成果,应该会出来一个大企业把整个行业垄断了。但现在只是大家看到了一个苗头,有这个方向,很多人是跟着起哄的。”
虽然目前的粉体类的应用比较基础,但对于石墨烯企业意义重大,毕竟能够产生现金流。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六元素)是较早进行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其首席科学家朱彦武向记者介绍了第六元素的策略,“比较科学的路径肯定先按市场需要来,先做相对明确和容易实现的,要先有造血功能。”
朱彦武目前是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曾经在美国得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全球石墨烯领域领军人物Rodney S Ruoff教授,Ruoff教授在金刚石、富勒烯、纳米碳管和石墨烯领域成果丰硕。
朱彦武称,第六元素已经和Ruoff教授达成协议,Ruoff教授将和第六元素做一些紧密合作。
以上各种纷繁复杂的研发模式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家们以院所为基地,再和企业进行股份合作,甚至也有院所的科研团队和风投直接合作。这显然异于早先科学家完全离开院所下海创业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创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