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记者:目前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和说法很多,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不同的看法?
曹军威:主要是因为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能源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维度。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包括3种角度:
从信息网的角度来看,认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能源基础设施相关信息的采集、交换以及决策控制,还是一种物联网的特性。从能源网的角度来看,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以能量交换为主的网络。再有一种观点是信息与能量皆有,但我们认为能量交换是本质,信息交换是支撑和外延。
其次,从电网的角度来看,包括从用户侧的角度建设家庭、楼宇和社区能源互联网,从配网层面建设区域能源互联网,也包括从主网的角度去建设互联式的大电网。
第三,也可以从互联的方面不同来理解,例如区域能源互联网一般包括分布式能源、微网风光储、需求侧响应和管理、配电网等多方面的互联。个人认为,未来如果我们做一些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工程应当把几个方面都考虑进来,做一些互补性的尝试。
记者:您提到智能电网,怎样看待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
曹军威:我认为目前的智能电网是现有电网架构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能源互联网则是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在能源基础设施层面上的变革。目前的电网架构还是发输配变用的形式,而能源互联网是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主干网乃至全球网络的一种架构,可以相互自治、相互消纳。
能源形式多种多样,电能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和转换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在考虑互联问题时应以电网为主。能源互联网是采取自下而上分散自治协同管理的模式,与目前集中大电网模式相辅相成,符合电网发展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大趋势。
从技术的角度,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积累,但其中的开放互联、能量交换与路由等特征有别于目前一般意义下的智能电网。能量意义上的开放、互联、对等、分享是能源互联网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