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毋庸置疑,“互联网+”已成为2015年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近期有消息显示,国家有关部门正牵头前期调研,或在年内出台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能源互联网化的趋势下,能源的生产、消费秩序有望得到重构,同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安信证劵分析师黄守宏认为,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机会在电力调配、交易市场和微电网为中心的网络中传递,重点在寻找能源互联网的平台和入口。
“新电改”打开能源互联网之窗
对能源互联网,尽管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在能源互联网研究人员、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看来,能源互联网的内涵是以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来改造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使得能源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著名学者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愿景,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里夫金认为,由于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奠定的基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利用的工业模式正在走向终结。里夫金预言,以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结合为特征的一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即将出现。而以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
在里夫金看来,能源互联网应具有四大特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支持交通系统的电气化(即由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变)。可见,里夫金所倡导的能源互联网的内涵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内的电源、储能设备与负荷的协调;最终目的是实现由集中式化石能源利用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
里夫金的梦想,在中国将实现。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新电改方案落地,新电改的基本思路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放开配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强化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和提升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性供应。
黄守宏认为,电改的目的是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电价的市场导向;构建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新电改虽然没有提及能源互联网的名词,但是能源互联网愿景实现的必要条件。比如电力的商品属性是实现能源互联网民主化、自由化的前提;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配售电开放都将直接刺激能源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发展。电网职能的改变将使其从电力输配的垄断者转型为能源互联网主干线路的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