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其实“互联网+能源”到底是个什么还是没有明确,是不是会和上述的某一个概念高度重合?这些我都无法猜测,因为,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正如我们刚从爱因斯坦手里拿到E=mc2一样,我们对那个世界深存敬畏和未知,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有了基本概念和引子,接下来的,将是颠覆式创新的开端。
最近在看两本书,一本叫《互联网世界观》,另一本叫《颠覆式创新》,建议大家看看,认为很不错。但举一例,文中提到,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之前,所有科学家的研究体系始终是1500多年前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创立的“地心说”宇宙模式,很多牛叉的科学家穷尽一生未能突破一些反常的不能解释的天体现象,最后哥白尼来了,让所有科学家一下子释然,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
对于“互联网+能源”而言,特别是对传统、封闭的能源领域而言,互联网领域已经超越了贵领域几个迭代(这也是为什么李总理要提出“互联网+”任何领域的原因),因为其他领域的创新和革命远远起不到杠杆的作用,所以,能源领域的精英们此间先别着急给“互联网+能源”框定定义和范围,建议思维先追上互联网后再研究“+”的问题,至少,在思维上,先拥抱互联网,再谈“互联网+能源”感觉会更好!
然后,再谈一个最近看到的经典语录,是王明夫谈商业模式,他说,“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最热门的媒体所有者Facebook 没有一个内容制作人;全球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没有一件商品库存;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Airbnb没有任何房产,这些在表明一些有趣的事正在发生……真正的财富创造仅仅是连接!记住,别在你所在的圈子看世界。”
这段话的核心在于最后那句,“记住,别在你所在的圈子看世界。”当前,“互联网+能源“的概念基本都是能源圈内人士在沿用自身的行业逻辑去解读。
能源领域的精英们,让我们先试着理解“日心说“,试着换成互联网思维,先从颠覆自身的“地心说”开始吧,换种视角,或许会有更伟大的发现和革新。
最后,引用《互联网世界观》中的一个段落作为本篇笔记的结尾,这段话颇值得寻味,而且也十分契合当下的能源互联网的讨论并去深思:
“我们要敢于挑战、怀疑任何现有的体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体系是绝对的……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把握了全部,认为已知体系里边我们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包含进去了,但其实这个体系总有一个边界,边界之外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而且一旦我们的视野超出了这个边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新生的世界比已知的世界不知道大多少倍,并且原有体系内的道理将成为在新的世界里的一个特例或一个近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