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贻鑫院士日前在一次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一般意义的智能电网与坚强智能电网的区别,前者的鲁棒性为自愈、更为分散, 并采用安全协议, 因而系统能对恐怖袭击、军事威胁、元件故障、自然灾害等扰动做出自愈的响应. 设想中更鲁棒的电网, 在紧急状态下能分片实现“自适应孤岛运行”,并且其后能够快速恢复供电。而坚强智能电网则强调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同时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说白了,前者要做一个不倒翁,倒了立马恢复,另一个则是打造一个强大的战士,不可击倒。
此外,智能电网已经经历了两次智能化的演变,而且不仅包括智能输电,还包括智能发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等环节。
由于目前对于终极的智能电网学界仍是模糊的和无限遐想中,所以此处图略。
较智能的电网:这是基于“Smart Grid”而言,被称为“Smarter Grid”,它是说,当前短期内可以着眼并实现的电网,是一个相对于智能电网而言,较为智能的电网,也就是当前国内电网方面某五规划里所描述的智能电网形态。

这里以某网的智能电网设计体系架构作为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