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一直是标杆式的存在。
亲历德国能源转型的专家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气候与能源政策研究员Felix Christian Matthes认为,德国拥有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采用竞标机制,因为可再生能源远期边际成本是零,优势亦十分明显。
一些人批判说可再生能源推升了德国能源价格,事实上,德国的网络署(Network Agency)发现,尽管电力零售价格从2007年至2011年之间上升了约两成,电力公司在同期间内的利润率却大幅增加。这有一部分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上压低了批发电价,而这些省下的成本却并未转嫁给支付零售电价的消费者。同时电价的上涨也远比车用燃料和取暖燃油的价格上涨得慢,这部分也要归功于可再生能源。他建议中国也应该让电网中性化,让价格可变动,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将愈加明显。
调节好利益“天平” 打造强劲的基础设施
能源转型必然会有一些利益冲突,石定寰认为要从政策上考虑综合利益的平衡,这需要政府做出更多努力。Felix Christian Matthes同样认为,平衡利益关系非常重要。在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之初,也面临与传统能源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德国的电网是中立的,所有发电厂必须要把电卖给电网。在本世纪初德国电网运营商十分反对可再生能源,因为可再生能源并入影响了公司的利益。然而当前他们更加支持可再生能源,因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利。
除了平衡利益关系,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认为,并网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外输送通道不发达,因此打造强有力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
侯佑华也认为,应建设智能电网以应对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挑战。他表示在电网运行中,都会使用一些智能技术以调节负荷。“将来可再生能源并网所面临的问题,也无非是电源的调节和负荷的调节。从目前看,可再生能源尚没有一项技术超越了电力系统知识的本身。”
Felix Christian Matthes亦十分同意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表示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电网本身也就是基础设施必须足够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