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服务市场广阔
从2008年开始,一些储能技术开始逐步成规模地进入调频市场,电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内,全球范围内各种新型储能技术和产品获得了突破,在储能产品的使用寿命、功率和容量、系统可靠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电网的需求。截至目前,美国正式商用的储能调频系统已达10万千瓦。
“这是由于储能的技术特性非常适合于电力调频。2008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分析报告指出,同等规模比较下,储能系统进行调频的效果是水电机组的1.7倍,是燃气机组的2.7倍,是火电机组和联合循环机组的近20倍”。王澍表示,“此外,储能系统的功率容量可以根据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灵活配置”。
此外,电网对于调频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随着电力系统接入越来越多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净负荷波动性变得更加显著,到2020年中国将有总共150GW的风电并入各个区域电网。区域电网内调频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调频需求将成倍增长。
尽管有着上述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但是,要替代现有的调频方式,储能技术仍存在经济性上的疑问。
“电力辅助服务是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如果辅助服务没有达到要求,安全性与经济性将受到影响。与火电进行调频相比,储能提供更优质的调频服务的经济账应该怎么算是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课题:目前,美国电力市场执行按照调频效果付费的机制,调频效果越好获得的补偿收益越高,那么储能调频就存在商业化的可能”。王澍说。
期待参与市场机会
美国储能调频的发展得益于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在政策方面的推动,其政策主要从3个方面为储能参与调频市场提供了机会:
其一,2007年890法案确认了要包括储能在内的非传统发电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即他们可以提供调频服务,其二,2011年的755法案解决了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频市场获得合理回报的问题,要求电网为调频服务的效果支付调频补偿费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