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安全、稳定、可靠的自适应、实用性智能生态系统”
随着物联网技术、虚拟物理系统(CPS)等技术的不断革新,能源互联网实现自我管理已并非难题,“自适应”将表现为不同能源和用能设备能够在一张网内和谐运作,并且保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电力供应的高质量,通过本地层面的决策就能够实现管理。此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技术,能源互联网将实现系统和设备的智能化,并在控制和交互上能够实现跨系统和跨设备。在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监控和传感提高资产效用,成功减少不必要冗余。而最根本的输配环节,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将必须具备极高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能够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成为即插即用,即插即发的柔性电网,同时还必须保证使用信息合规合法,确保网络不被入侵,无论是物理侵入还是网络侵入。
能源互联网将带来的巨变
全局输配电系统监控
目前电网管理者对输配电系统的监控能力是比较弱的,低压配电端是监控不到的。例如,郴州08年雪灾的时候由于不清楚断电地点,无法在最快的时间解决故障,更不具备输配资产远程管理能力,无法监测输配电设施的健康程度,无法提前预防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在能源互联网中,输配电系统的全局监控能够快速发现故障、精确定位,甚至实现电网自动修复,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举例来说,传感器可以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发出警告给维修人员,甚至可以在设备还没发生故障时,就能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判断设备何时会发生故障,并向管理者和维修者发出预警以及维修和更换建议。此外,能源互联网将提供更详细的实时发电及用电信息,实现适应发电端的电力消费,达到需求侧管理的最高境界。
自动高效的智能建筑
利用开放共享的ICT技术和接口可扩展的智能软硬件,可实现现有楼宇整体和各子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现在那些现有的建筑若没有预设端口,很难实现互联网结合。就像手机硬件通过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更改版本,已有建筑和新建智能建筑能在快速的更新换代中无缝接入能源互联网的最科学办法也是设计中就预留可扩展的接口。在智能建筑中,楼宇管理系统(BMS)和其他ICT基础设施和服务,比如电话和宽带,需要融为一体,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规模经济,现在有一些公司比如Honeywell、西门子都有专门的团队做BMS。更重要的是,同ICT基础设施一体化的BMS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实现更有效率的服务,达到自组态、自管理的目标。同时,其系统可扩展,方便更新和维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