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是本次APEC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希望借助“一带一路”规划,推动与亚太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实现经贸、社会、文化合作。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能源市场安全稳定可持续是亚太地区及世界各国共同的命题。
11月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
目前,在中国与亚欧、非洲、美洲等国家的对外合作中,电力、油气等能源合作已经启动,并成为维系大国能源外交的生命线。中国希望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在APEC项下共建亚太能源安全新体系
在世界能源格局中,亚太地区中心地位突出。能源安全问题与环境气候问题交织,公平、透明、开放的清洁能源市场环境有待完善,能源价格趋于国际化。基于此,在今年9月2日召开的第11届APEC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呼吁共建亚太能源安全新体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会上说:“我们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和可持续的亚太能源安全能源观。一方面维护亚太地区能源供应多元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价格平稳机制;另一方面不局限于双边合作安全,更应建立多边、地区安全机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认为:“与‘一带一路’的战略不同,在APEC的机制下,各国更多是直接商讨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环节的补贴、协调各国能源政策。”
具体而言,倡议各方在低碳城镇、智慧社区、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洁净煤技术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优势合作;通过建立公平开放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安全高效发展农业,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这些合作,为亚太可持续能源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中国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将立足于能源项目、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市场与资源互换等领域。在能源合作的前期,电力及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点,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贸易服务的往来。”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炜瀚说。
王炜瀚认为,随着国家能源经济战略的调整,我国对外能源合作不仅是单向引进油气资源、能源技术装备,逐渐向对外输出核电等技术装备,资源与市场合作开发等方面转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加大,实现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