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区域智能电网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合拍”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新华网电力频道    2014/11/4 9:28:00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没有一项科技成果可以像互联网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可以预测,具有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功能的智能电网――将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能量信息互联网”,也必将在未来的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刷新、超越人们的想象,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推动和改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进程,也许再过十年,既具小桥流水人家意境又蕴含现代智能化气息的新型城镇将成为人们的诗意栖居地。

研究过城市的兴起的人们必然能够发现一个市场的事实,任何一座城市(镇)的兴起,都是移民的结果,也就是说,都是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的结果。城镇化在人类的交易层面具有最大的效用,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社会生活组织形态,作为最重要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人必须要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集中,这样才能带来真正市场意义上更大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人类的整体福利。

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人类集体付出成本最低而集体产出最高的生产、生活形态,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各自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变革,也最终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归根到底,科技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城镇化就是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既不是什么建设、也不是什么投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根本上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中国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高城镇的质量和品质,这就要大力发展城镇互联网、物联网,建设智慧城镇,将城镇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同步发展转型升级,这些都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建设。如果说,第一次城镇化以“工业科技”为特征的话,第二次城镇化,则体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它是以一种更加绿色、更加集约、更加智能的视角去呈现新的发展历程,“能量信息科技”将成为其典型的特点。

同时,绿色的城镇化需要强大的绿色能量和信息化支持,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和分布式能源的上马,或将改变目前电力集中供应的格局,促进分布式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智能电网为此提供了基础,成为其核心驱动力,如何将智能电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契合研究将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低碳和集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两者的共同目标,智能电网的电压序列优化和农业能源智能化则是其中的当务之急。

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与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智能电网具有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共同目标,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电压序列优化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途径,也是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智能电网这一能量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不仅将解决分布式能源并网接入,通过与光伏农业的融合,小型风电与农业的融合,而且能几何级地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使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型为工业化、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更好的释放农民的自由度,同时智能电网与农业的融合,使农业生产不仅仅生产出农作物,还能生产清洁能源;农业公司加农户的商业模式又使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和农业公司股东,增加收入使其有保障地进城。如果政府能形成政策集聚,出台一系列政策配套促进这一产业发展,并适时构建小城镇发展,那么就能走出以科技为先导、以生产率极大提高为核心、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为着力点、以人为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超越以往任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