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让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的配置效益”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温学明  2014/10/24 9:39:48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开发一种双向无线通讯网络,将一个台区内的剩余电流故障智能定位装置的信息实时地传输到剩余电流信号集中器,有效判断保护器的状态,在失电条件下发送剩余电流数据和故障位置信息……”10月17日,在浙江余杭区供电公司虚拟团队第八期月度工作例会上,各位成员正在对目前攻关项目“农网剩余电流故障定位微信公众平台”的可研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科技创新虚拟团队全称“科技创新虚拟团队科研攻关工作小组”,成立于去年11月,是余杭供电公司针对集体企业特点,与高校科研队伍合作建立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涵盖科技、主网、配网、信通等专业人员和一线业务技术骨干。

“让创新成果在工作实践中发挥更大的配置效益是我们成立创新团队的初衷和目标。”首批创新团队成员,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李题印如是说。

“虚拟”不虚,立足实际搞创新

“三个科技项目申请了四项专利,其中国家发明创造专利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这是余杭供电公司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助力企业科学发展上台阶的重要成效之一。

这些发明专利既有涉及智能电网领域方面的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发电量测平台关键技术,也有利于电企节能减排的区域电网电压无功运行评估规划研究,还有积极引用新技术、接轨物联网的无人值守智能仓库管理系统。

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初,该公司借助职工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平台,积极组织开展电网关键技术和生产业务难题的立项攻关和专利申报。其中2010年的《基于PSCAD/EMTDC技术的光伏并网发电分析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获得了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科技成果的唯一的一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检测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成功研发了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检测装置,该装置经过杭州能源与产业园并网光伏发电站和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的仿真测试和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电网公共藕合节点处系统和用户谐波污染责任,为变电站谐波管理提供科学、准确依据。

“供电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点多面广,往往都是基层班组对工作的改善创新,由于班组的资源有限,所做的成果只能局限应用在某一方面,如果从公司的层面加以支撑,可以将其做大做强,科技创新虚拟团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孕育而生的。”李题印谈起科技创新虚拟团队的工作一脸自豪。

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结硕果

10月15日,余杭供电公司设备厂,创新团队成员闫立伟正与同事探讨新型环网柜的性能。

为了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2013年12月,余杭创新团队初步确立了项目攻关课题——基于FEI技术的智能型环网柜研发。

其硬件部分主要是在现有环网柜的基础上开发环网柜便携式手持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终端、在线式数据采集综合管理块、环网柜电气设备运行环境监测调控模块、立体式全方位环网柜内电气设备运行温度监测模块。“虽然,便携式手持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终端装置的费用要昂贵一些,生产成本在2000—2500元之间,但是一个便携式数据采集装置可承担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环网柜的数据采集任务,作为智能运维的辅助状态决策工具,其价值不可限量。”闫立伟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