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日前召开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讲话中表示,要加强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
吴新雄的说法也得到了专家的印证。在8月7日召开的2014中国风能太阳能并网会议上,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首席专家单国瑞(Kaare Sandholt)表示,可再生能源并网是比较新的课题,科学的统筹规划是两者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应对新能源并网问题,欧洲电网的规划开发从组织和方法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这些尝试对中国亦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中欧面临相似的并网难问题
单国瑞,这位曾在欧洲从事可再生能源项目规划30余年的丹麦人自2012年开始担任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首席专家一职。
在他看来,在新能源发展方面,中国与欧洲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个区域都确定了相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即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兼顾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和塑造良好的环境这三个方面。为此,欧盟国家提出了“低碳欧洲”的说法,而中国则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个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中欧都在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转而重点发展风电和太阳能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都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外,因为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长距离,中欧都需要长距离的电力运输。
而且,在欧洲,各地区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不同,需求也不同。中国亦是如此。
国家电网调控中心副总工程师裴哲义表示,我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新能源发电富集区域电力市场规模小。例如蒙西、蒙东、甘肃、冀北风电发电量占全国的51.4%,但用电量仅占全国的9.4%。另一方面,电源结构不合理。风电资源丰富但消纳不足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等快速灵活调节电源较少,致使系统调峰问题突出,不利于风电消纳。
单国瑞指出,电网建设的规划,不仅需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互结合,而且还应注意区域间的协调与配合。在这些相似的大背景下,欧盟电网长期规划和提高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做法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