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说法,无疑都或明或暗地表明华为是与思科被战争化的渲染者。某思科代理商有些气愤地说:“华为就是这些炒作背后的指使者,他们就是要把思科塑造成迫害者,从而来掩盖他们在创新能力上的薄弱。”
华为缺乏创新能力,这个说法很盛行。同样是思科多年代理,一位圈内资深人士说:“我个人很尊敬华为这个公司,值得思科学习,在市场、研发、销售上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华为缺乏架构规划和顶层设计能力,它擅长的是成本上的创新以及对行业领头羊的追赶,但技术创新是短板。”长期以来,只知道模仿不会独创一直是思科和华为的被战争中诟病最厉害的一个方面。然而,常伟却笑言那是没有真正理解华为的惯性思维。“华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的,包括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华为有一个神秘的2012实验室,今天已经做出了5G时代的全光交换机样机,另外诸如10G WiFi等下一代无线技术也已进入了原型机测试阶段,从这些事实去看华为没有创新能力的说法确有些过时了。
毛先生来自某著名系统集成商。他是多年思科金牌代理,去年成为华为渠道。“在中国市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企业市场,华为把思科打得很惨。现在美国人用各种借口不让华为进思科,如果没有这个这个政策保护,恐怕思科在美国市场也会被华为打得很惨。在信息科技领域,也就华为能给美国公司压力,其他的都不具有真正的挑战实力,这才是双方针锋相对的真正原因。”这是他的看法,持相同观点者甚众。
另外一个有趣的说法是,这种充满了火药味的被战争是双方都乐见的局面,“存在竞争才会都有利润,他们两家都是抱着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的心态”,来自一家巨型互联网企业的著名网络工程师说,他们的数据中心里使用了大量思科和华为的设备,平时与两家公司都有密切接触。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思科中国的处境日渐困难,来自华为的压力明显加大,这更增加了舆论对于两者之间的对峙感受。“华为不过是借着政府的力量在打压思科,看看全球市场就知道它和思科的差距了。”一位思科员工在我的微博上留言。然而,华为的员工却认为这是思科不能接受失去垄断地位而发出的“没用的哀嚎”。
所谓思科失去垄断地位,这个说法不公平——实际上从好几年以前,无论在运营商市场还是企业网市场,思科的市场份额都不再是一家独大,例如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企业路由器市场、企业无线市场等,都是另外一家美资公司——华三(H3C)占居最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