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被战争”的思科与华为(图)(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虎嗅网  作者:葑菲彼岸花  2014/7/1 13:31:23  我要投稿  

这家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提供商被认为是华为屡屡遭黑的幕后推手,且引起中国舆论及官方的义愤填膺,甚至在很多行业演化成了令人错愕讶异的“去思科化”运动,让思科中国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坠落式”下滑。媒体甚至会用“从政治献金分析思科在华为中兴事件幕后角色”这样的标题来表达情绪。而思科中国的员工和华为员工相互视对方为敌人,一方讥讽对方是“土鳖”,另一方则以“买办”来还击,尽管他们中的许多是曾经的同学或者同事。

每当中美之间有信息科技纷争,思科必然被指责为推手,而华为则是受害者形象。然而,两家的高层在谈到对方时,会不约而同地使用“尊重”这样的词汇,小心翼翼的官方表带中夹带着能感受到的真实一面。

是的,思科和华为之间早在十年前就“结梁子”了。远在2003年初,一场知识产权诉讼案就让两家进入了持续到十年后的敌对状态。当年的一月底,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及华为美国分公司,要求停止侵犯思科知识产权。就在此前一个月,思科CEO钱伯斯飞赴杭州,与在那里等候的华为CEO任正非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交涉。结局并不血腥,双方没有剑拔弩张到撕破脸的地步,十个月后达成初步和解协议,华为从美国撤出有争议产品,并最终在次年七月出乎意料地达成最终和解协议。毫无疑问,和解是理性判断的结果。彼时华为刚刚在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冒头,国内的普遍看法是思科已经嗅到华为的锐利并害怕了进而拿起法律大棒意图阻击华为的崛起,而美国的说法则认为这是双方对知识产权文化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法律纷争。

但实际上,至少到目前阶段,从生意的角度,这两家公司发生正面冲突的理由并不充分,完全不应该成为“死对头”——一直以来,华为最主要的营收阵地都在运营商基础网络市场,即便今天华为的终端业务和企业业务在飞速增长,运营商仍然占据其收入的70%以上。而思科称王的IP领域,华为的市场份额小到只能出现在数据机构市场报告的“其他”选项中。如果一定要说敌人,华为最危险的敌人应该是爱立信、阿朗以及曾经豪门如今日暮西山的摩托罗拉、诺西等;而思科的最大对手是Juniper、惠普网络、Dell等,至少目前的华为并不是有分量的对手。甚至在战略方向上,两家渐行渐远——思科以万物互联为契机,越来越明显转变为服务和行业为中心的企业,而华为一再声明聚焦管道战略不动摇。

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确是针尖对麦芒的状态。然而,思科中国营收盘子约20亿美元,华为在中国的规模约120亿美元,谁占上风一目了然。所以,应该说思科和华为这两家企业在情绪上的剑拔弩张,实际上远超它们在生意场上的追逐厮杀。

夸张一点说,思科和华为之间的紧张程度几乎可以被视作中美在信息科技领域对峙关系的晴雨表。随着中国IT市场轰轰烈烈的自主运动日渐高涨,两家企业之间被战争的情绪更显出一触即发的高危态势。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