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技术、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技术、特高频局放检测、超声波局放检测技术、高频局放检测技术……各类带电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设备缺陷的检测和诊断,取得了显著成效。
充分运用先进手段 保特高压电网安全
近年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不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并运行“两交三直”共5条特高压线路,在跨区输电、调剂余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电检测技术在公司特高压设备调试和运维中大显身手,在保障特高压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运维属地化移交后,国家电网公司于2012年3月22日组织了特高压交流变电站专项带电检测工作,利用成熟先进的带电检测手段,对1000千伏长治、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的18台主变压器、12台高抗和444个1000千伏组合电器气室、390个500千伏组合电器气室、112台互感器及126台避雷器进行设备状态的全面排查。
带电检测发挥的作用并不局限于特高压设备运维。在皖电东送特高压安吉站调试中,检修人员采用超声波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快速找到故障点并解体消除。在皖电东送特高压淮南站调试中,检修人员在GIS耐压试验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成功发现断路器灭弧室绝缘支撑筒内壁爬电,杜绝了一台有缺陷的特高压主设备投入运行。
2014年3月至4月,国家电网公司再次集中组织对在运的7座特高压变电站和6座换流站开展迎峰度夏前的全面专项带电检测,累计完成3257台设备36104项次检测,发现主要异常6项。其中准确判断一起特高压安吉站某刀闸气室内存在间歇性局部放电缺陷,运维人员在之后的开盖检查中发现了内部异物,部件更换后放电消失。此次检测成功发现了特高压GIS内部潜伏性缺陷,预防了特高压设备故障发生,为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运维及检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及时消除潜在隐患 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带电检测以设备存在缺陷时产生的“声、光、电、磁、热”等异常现象为突破口,重点监测“振动、超声波、电磁波、发热”等参数,在发现设备潜在性运行隐患中发挥了实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