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前者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相关文件中提到的电动汽车,若无特别说明,专指高速电动汽车。但是由于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工艺简单、投资小见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投资低速电动汽车产业。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属于“正规军”序列且消费补贴较多的高速电动汽车,其产销量却很小;而属于“游击队”序列、也无消费补贴的低速电动汽车,其产销量却很大。山东省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仅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的销量就高达12万辆,远高于同期全国高速电动汽车销售量。
但是,基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政府降低产业准入门槛,大批企业涌入低速电动汽车生产领域,甚至存在作坊式生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一般情况下,低速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往往高于质量因素,一些安全性能不高但是价格相对便宜的低速电动汽车,容易受消费者青睐。此外,低速电动汽车上路也无需牌照,这埋下了很多隐患。
二、造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
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造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链不完整、发展秩序混乱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比较优势不明显,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不强。消费决定供给。当存在多个同类产品且相互可替代时,比较优势明显的产品,才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
但是,与传统汽车产业相比,电动汽车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
一是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以北京为例,截至2012年年底,仅有高安屯、北土城、航天桥、马家楼4座大中型充换电站和15个充电桩群;
二是消费者选择空间有限。由于动力电池价格高昂,与同级别的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售价通常是传统汽车的两倍甚至更多。当然,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家实施了强有力的补贴政策。其中,国产电动汽车受益最大。但是由于国产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不佳,很难吸引到较多的消费者。与国产电动汽车相比,进口电动汽车具有续航能力强、功能先进、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售价较高,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